“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上展出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文物。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上展出的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堪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展。
明素三彩螺形执壶。
9月27日,在“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上,观展人员戴上VR眼镜体验实景深海考古。
正在进行脱盐处理的文物。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印记常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被保存下来。
500多年前,两艘满载宝藏的大船在中国南海西北陆坡附近不幸沉没,它们带着未竟航程和无数谜团,静静地躺在1500米深的海底。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行,两艘古沉船遗址出水的408件(套)文物首次公开亮相。这场展览如同打开一个封存百年的“时光宝盒”,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宝”,近距离感受到那些历经沧桑的出水文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故事。
A 出水文物见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1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成功问世,下潜深度达到了惊人的4500米,足以覆盖南海的所有区域。
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开展航次工作时,在海南岛东南方向海域,距三亚市大约150公里处的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的海底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项目成员李剑回忆起那段激动人心的考古经历时,依然难掩内心激动。“当时见到青花八仙人物罐时就被震撼住了。”李剑说,这件青花八仙人物罐是考古队在第一艘沉船中发现的第一件被提取的文物,当潜水员在海底发现这件瓷器时,光线一打,尘土难掩瓷器千古风采。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项目副领队张凝灏介绍,一号船主要装载的是中国的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而二号船则是东南亚乌木、蝾螺壳、鹿角等。这一发现不仅再现了当时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也成为验证海上丝绸之路双向贸易的证据。
为了全面展示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的考古成果,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特别策划了“探渊寻珍”“水府琳琅”“巧缮焕新”三个展览部分,共展出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408件(套),同时还有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的34件(套)借展文物,共计展出442件(套)。
此次展览展出的不少文物在以往的水下考古中都是没有出现过的,尤其是珐华彩瓷器是首次在沉船中被发现。珐华彩瓷器作为瓷器家族中的“小资”,常见梅瓶和大口罐,纹饰以莲池纹、折枝牡丹纹、如意云头纹和璎珞纹为主,但如此大规模系统性地出现还是第一次。这些考古发现,证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彩瓷器外销,为寻找窑址、厘清来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此次展品有四个特征:数量巨大、品类丰富、档次很高、填补了空白。”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介绍,此次展览的部分瓷器,其烧造水平、装饰工艺,几乎与国内的“官窑”品质一致。此外,还出现新的装饰工艺、造型,为研究明代社会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B 十三件(套)珐华彩瓷器精品亮相
此次展出的13件(套)珐华彩瓷器,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展品,色彩艳丽,纹样繁复精美。其中的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体形硕大、装饰精美且工艺独特,尤其是它的镂空和贴金工艺令人惊叹,为国内首次发现。
辛礼学说:“这种在珐华釉瓷器上的沥粉和表面贴金工艺前所未见,可能考古发掘品和传世品中仅此一件。这件大罐罐体为双层,外层镂空内层为实心胆,主体纹饰为孔雀和牡丹,且使用大量绿色,有东南亚地域特征,推测属于海外高级订制瓷,堪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珐华器在元、明时期曾盛极一时,深得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喜爱。而本次沉船中打捞出来的珐华器,更是直接证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器曾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这件明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不仅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它的出现不仅填补了考古方面的空白,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辛礼学表示。
除了这些珐华彩瓷器,一号沉船还有不少青花、红绿彩等出水瓷器,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由于出水文物上没有明确的年款,因此具体年代一直是个谜。”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邓启江介绍,在清理过程中,研究人员在一件瓷器的腹部发现了一只红绿彩碗,这只碗不仅碗内底部绘有仙人醉酒图,外腹部也装饰有红绿彩绘,更为关键的是,碗底写有“丙寅年造”的字样。这一发现为解开沉船遗址的具体年代提供了关键线索。“这件带有明确年款的出水瓷器证实了一号沉船的文物时间属于明代正德时期。在众多出水文物中,只有这一件带有明确的年款。”他说。
二号沉船除了装载了大量从海外输入的木材,考古人员还发掘出了一系列珍贵的陶瓷器皿,包括青瓷碗、罐,青花瓷碗,酱釉陶罐与瓶,以及白釉杯等。这些陶瓷器皿胎体厚实,有的素面朝天,未施任何纹饰,简约而质朴;有的则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古朴的图案,透露出一种淡然之美。它们的数量虽不多,却足以让人窥见当时船上人们日常生活风貌。
此外,二号沉船遗址中还发现了蝾螺壳、鹿角等物品,它们或许曾是船上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船上出土的这些物品判断,研究人员推测一号和二号沉船皆为民间私人贸易商船。
C 为深海宝藏穿上“防护盔甲”
从出水到展出,这些珍贵文物如何重获“新生”?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考古实验室与科技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乃胜说,海洋出水文物跟陆地出土文物最大的差异就是从海洋打捞出水的文物是饱含盐分的,有害盐的快速结晶与潮解,在氧气的催化下,形成了大量有害锈蚀物,如同无形的魔爪,加速着它们的腐蚀。
为避免文物发生物理和化学性的破坏,出水文物保护有着一套特殊的流程和措施。“清洗与脱盐,这两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如同为文物穿上防护的盔甲,以防它们在海水中长久浸泡后,因氯离子的侵扰而遭受毁灭性的伤害。陶瓷器上的釉面若不及时脱盐,便会在氯离子的反复结晶与溶解中,如脆弱的冰晶般破裂,最终导致釉面剥落,乃至胎体瓦解。”李剑告诉记者,这一隐匿于实验室的秘密,在“深蓝宝藏”特展中成为了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展览现场有两座精心设计的脱盐池,正在进行脱盐处理的文物静静地躺在其中,记录着文物保护的点滴,这里也成为了观众窥探文物保护工作的神秘窗口。
据了解,文物出水之后,一般要经过信息提取与病害识别、去除表面凝结物、脱盐、修复、环境控制等五个步骤的保护工作。“科技手段对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李乃胜说,在特定阶段,通过引入相应的科学技术,能够使文物保护效率大幅提高。
辛礼学表示,此次展览的文物只是两处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阶段提取的部分标本,后续还有挖掘、调查、文物修复等工作。
“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深海考古发现,更是开启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探索人类文明互鉴的窗口。”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厅长陈铁军表示,深海考古是世界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领域,随着我国深海科技的进步,未来将逐步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网站,
进入非政府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