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 政策法规
 
  发文机关: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海府办〔2021〕22号
  成文日期:2021-10-19 发布日期:2021-10-19
  时效性:有效
 
关于印发《海口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口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十六届市政府第1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海口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回顾…………………………………………………6

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主要成就……………………………6

(一)“十三五”目标超额完成………………………………6

(二)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7

(三)旅游枢纽地位愈加坚实………………………………9

(四)对外开放进程扎实推进………………………………10

(五)乡村旅游强助脱贫攻坚………………………………11

(六)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12

(七)机构改革取得实质成效………………………………13

(八)旅游疫后重振高效推进………………………………13

二、“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14

(一)旅游服务质量不高……………………………………14

(二)产品供给竞争不强……………………………………15

(三)旅游消费优势欠缺……………………………………15

(四)旅游市场主体不优……………………………………16

(五)产业融合深度不足……………………………………16

(六)国际开放水平不高……………………………………17

第二章  发展环境……………………………………………18

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长期存在…………………………18

二、多重国家战略部署迎来新机遇……………………………18

三、海南自贸港助推文旅消费升级……………………………19

四、“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赋予新担当……………………20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21

一、指导思想……………………………………………………21

二、发展原则……………………………………………………21

三、发展定位……………………………………………………22

四、发展目标…………………………………………………22

五、空间布局……………………………………………………23

第四章  主要工作任务…………………………………………24

一、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做好自由贸易港排头兵…………24

(一)做强做大旅游市场主体………………………………24

(二)强化旅游市场对外开放………………………………24

二、激发旅游消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25

(一)提升优化旅游消费空间………………………………25

(二)构建多元旅游消费环境………………………………27

(三)定期举办旅游消费活动………………………………29

三、优化发展空间,建设消费中心休闲旅游示范区…………29

(一)双城服务………………………………………………30

(二)两带串联………………………………………………30

(三)三区共建………………………………………………32

(四)多点支撑………………………………………………32

四、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36

(一)构建六大旅游项目体系………………………………36

(二)做强“旅游+”和“+旅游”…………………………39

五、升级旅游公服效能,打造热带旅游休闲城市……………46

(一)健全旅游交通格局……………………………………46

(二)提升旅游基础配套……………………………………49

(三)营造热带海洋风貌……………………………………49

六、科技赋能旅游发展,建设智慧旅游数字时代……………50

(一)提升全域旅游智慧环境………………………………50

(二)强化全域旅游智能管理………………………………50

(三)升级旅游消费智慧服务………………………………51

七、加强旅游营销推广,建设海南对外形象窗口……………51

(一)构建旅游品牌体系……………………………………52

(二)创新旅游宣传营销……………………………………53

(三)加强区域联合协作……………………………………53

八、创新需求侧管理,打造营商环境“海口样板”…………54

(一)旅游市场监管规范化…………………………………54

(二)旅游市场监管智慧化…………………………………55

(三)旅游招商措施多元化…………………………………56

(四)旅游消费刺激常态化…………………………………56

第五章  保障体系………………………………………………58

一、加强组织保障……………………………………………58

二、完善政策保障……………………………………………58

三、加强环境保护……………………………………………59

四、加强资金保障……………………………………………61

五、推动人才培育……………………………………………61

附件:旅游业“十四五”重点项目计划表……………………63


第一章  发展回顾

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效能,“十三五”规划期间主要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面推进旅游发展取得重要成效。

(一)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十三五”期间,海口市旅游业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旅游业的战略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16年的15.3%增至19.2%,接待过夜游客从2016年的1329.19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2820.39万人次,过夜游客人均花费从939元增加至998元,旅游总收入从159亿元增至320.61亿元,提前超额完成《海口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十三五’末接待过夜游客2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亿元”的预期目标,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口战略性支柱产业。2020年虽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业短暂停滞后在第二季度触底反弹、迅速复苏,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74%,旅游总收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73.28%。

专栏1-1 海口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及完成情况
指标单位2020年2019年达标情况
(规划数)(实际数)
国内外游客人次万人次23002820.39达标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300320.61达标
旅游人均消费13041359达标
专栏1-2 海口市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一览表
指标(单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旅游总人次万人次1329.192427.662670.852820.39
增长率8.50%11.10%10%5.60%
全省占比22.10%36%36.20%33.90%
入境人数万人次13.6518.1926.1329.12
增长率11.90%33.30%43.60%11.40%
旅游总收入亿元191.84265.99298.11320.61
增长率13.60%14.30%12.10%7.60%
全省占比28.50%32.80%31.20%30.30%
入境旅游收入万美元4503.555938.298193.410002.31
增长率10.30%31.90%38%22.10%
人均逗留天数1.431.441.461.46

(二)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海口市城市品牌形象地位进一步提高,供给侧改革及产业融合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实践不断强化,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新业态亮点不断涌现,旅游产品品质快速提升。

一是城市品牌建设高效推进。海口被世界卫生组织选定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地,拥有“国际湿地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荣膺由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会展名城”,且获评“2017中国最佳会奖营销目的地”,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二是供给侧改革取得新进展。旅游要素供给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旅行社从2015年的232家发展截至目前的323家;住宿业从1326家发展至1382家,总客房从76908间增加至82770间,其中星级宾馆酒店增加至36家;A级景区从10家发展截至目前的12家。快速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成功创建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省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1家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加速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冯小刚电影公社老北京景区于2020年正式开街,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投入试运营,将与一期连接成为有机整体,成为多功能复合型会展综合体。

三是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统筹推进“旅游+”“+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体育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海洋旅游、婚庆旅游、会展旅游、夜间旅游等。深入落实《海南省文物+旅游三年行动工程实施方案》,相继举办了首届30+国际艺术设计周、首届海南岛国际艺术生活展等,培育了沉香文化、咖啡文化、火山文化、骑楼文化、椰子文化等系列文创商品;持续开发帆船运动、船艇观光、休闲海钓、海洋体验等海洋旅游产品,已完成引进8家帆船游艇俱乐部企业,开发5种海上休闲旅游产品,推出4条特色游艇旅游线路,海口首艘水上夜游游轮投入使用;建立了长影环球100、海口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南国威尼斯、冯小刚电影公社、骑楼老街等多家婚庆旅拍基地;海口持续探索“夜市+旅游”新模式,打造了12家“最海口”夜市,海口市成为夜间消费支付三大活跃城市之一,“海口夜市”成为海口新名片。

(三)旅游枢纽地位愈加坚实

一是海陆空并进,旅游枢纽地位不断强化。“十三五”期间,初步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通景公路、旅游连接线、乡村旅游公路实现了所有景区景点间的互联互通,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海口段对海口海滨资源有较强的串联作用,对旅游拉动作用明显;新海港、秀英港、南港等码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过海旅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美兰机场二期工程已交工验收;海口城际轨道交通顺利开通。海口东站、美兰机场和三大港口的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强化,海陆空立体大通道格局带来更多客流,仅2019年,海陆空三大交通枢纽全年客流量就突破4000万人次。对外,不仅融入全国高速网、物流网,更融入全球海上航运网、空中航线网,为外地游客到海口提供了庞大且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体系支持。

二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高效推进。海口市信息化建设和改革工作领跑全省并处在全国领先位置,“城市大脑”初步建成,数据接入范围全国领先,“5+N”智慧城市治理机制基本建立,推出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智能应用,支撑文旅、交通、物联网等5大领域多个智慧应用场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启动运营海口市民游客中心,重点游客聚集区实现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站、点)全覆盖。“椰城市民云”旅游端口“椰城旅游”提供海口旅游的各项资讯便利服务,且与海口市政府12345热线对接;“智游海南”APP上线试运行,可提供一站式服务。2020年6月,国际知名调查分析机构IDC在全世界20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中评选出最佳项目,海口智慧城市方案超越北上广杭,夺得榜首。

(四)对外开放进程扎实推进

一是国际邮轮旅游产品不断丰富。2016—2018年,丽星邮轮“天秤星号”、丽星邮轮“双子星号”、渤海邮轮“中华泰山号”、钻石邮轮“辉煌号”及“中华泰山号”邮轮以海口为始发港共计运营海口至越南下龙湾、岘港、芽庄,菲律宾马尼拉、长滩岛、苏比克等地邮轮旅游航线192航次,接待游客9.5万人次登船旅游;接待美国银海邮轮“银影号”、维京邮轮“太阳号”、日本和平之船“海洋之梦号”邮轮和维京邮轮“猎户座”号等访问港邮轮游客3301人次登岸旅游,海口邮轮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2018年5月30日,印发《海口市鼓励邮轮产业发展财政补贴实施办法》,进一步推动邮轮旅游业发展。

二是国际新航线不断开拓。“十三五”期间,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新开通国际航线63条,已基本覆盖东南亚主要国家,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412.7万人次,每年以平均26.51%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2019年,境外航线旅客吞吐量105.68万人次,同比增长26.15%,全年预计接待境外游客24万人次,同比增长32%,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修订实施《海口市鼓励民航业发展财政补贴实施办法》,调整提升国际航班上座率,提高单个航次入境客源的比例,行业政策进一步精准化、效率化。

三是国际市场开拓快步向前。“十三五”期间,完成100余场国内外营销推广活动,开展俄罗斯、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港澳等境外客源市场专场推介;联合航空公司在开通国际航线目的地开展海口专场营销,在澳大利亚等境外机场、车站投放海口旅游广告开展营销;将国际旅游营销的专业性大会引进海口,举办了中国(海口)入境旅游发展大会,欧美约150位优质买家团与海口市旅行社进行了深度对接并达成业务合作。同时在部分境外社交媒体上开通海口旅游平台,发布海口旅游资讯;完善海口旅游英文、韩文、日文、俄文网站,不断扩大海口旅游“世界能见度”和国际知名度。

(五)乡村旅游强助脱贫攻坚

一是乡村旅游发展迅猛,民宿产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1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新增五椰级乡村旅游点1个、四椰级乡村旅游点2个、三椰级乡村旅游点4个;获评首批旅游小镇2个(全省仅4个);获评海南省“金宿级”乡村民宿1家、海南省“银宿级”乡村民宿4家、2018海南十佳民宿3家。乡村旅游餐饮、购物、娱乐、康养、婚拍、交通、文创等特色产品供给体系也在快速形成。

二是乡村旅游扶贫富民成效显著。共推进旅游扶贫项目47个,统筹市、区和社会投入16793.66万元,累计直接带动贫困人口522户1225人增收;完成2个旅游扶贫示范村旅游接待规划,推出27个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招商项目,推出9款旅游扶贫商品,协助建设7个乡村旅游商品原料供应基地,设立31个旅游扶贫商品销售区,仁里村入选海南省第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

(六)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精准对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要求,系统把脉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战略定位,主动开展“点对点”敲门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重点领域头部企业陆续落户海口。推动注册了中国旅游集团暨中免(海南)运营总部有限公司、澳门信德集团、海南长隆投资有限公司、海南凯撒集团等旅游头部企业落户海口。

二是重大优质文旅项目签约落地海口。与深圳市天荣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成功签约U.I.M.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F1H2O大赛)和F1H2O文旅产业链项目;促成了印度第一大经济酒店连锁品牌OYO进驻、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与秀英区联合打造热带海岛城市区域生态5A级景区——“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景区;与长影集团签约的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开园运营。

(七)机构改革取得实质成效

一是全国率先推动市区两级实施“1+3+N”综合治理机制。启动旅文综合执法改革,已将文化执法支队整体划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海口市所辖4区均已设置旅游质监所。加快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旅游人民纠纷调解委员会等,并充分借助12345、12301指挥平台和市旅游综治办平台,聚焦“不合理低价游”、超范围经营、虚假广告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开展综合整治行动,旅游投诉量逐年下降,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二是全国率先组建市级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综合管理体制。体制上促进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职能融合,体制改革示范效应突出。

三是成立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区两级均成立了党委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精准对标认定标准及验收要求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并出台实施《海口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动计划(2016—2017年)》。

(八)旅游疫后重振高效推进

一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间,第一时间暂停了全市旅游文化体育场所,成立4个疫情防控工作督导小组,市旅游文体局联合市公安局治安支队、4个区旅游文体局,逐步排查全市宾馆酒店、社会旅馆、旅租。按照市防疫指挥部要求,及时转发和印发相关防疫要求和各类通知21个,并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列为日常检查内容之一,督导旅文企业抓好防控措施的落实,在严格的疫情防控工作执行下,海口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疫情反弹。

二是推出疫后重振系列活动。随着疫情的稳定和好转,出台了《海口市“五月的海风”旅游消费活动方案》,面向全国医护人员推出免费、半价等系列套餐,国庆中秋假期组织策划了8大主题版块、50余场文旅活动,推出7条旅游精品线路,在飞猪2020国庆中秋假期旅游趋势报告中以“新兴黑马目的地”形象跻身全国热门旅游城市前十。

二、“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旅游服务区、旅游集散咨询等配套设施存在布局不合理、体系不完善、国际化水平不足等问题,旅游标识标牌等导引系统普遍存在布局不均和不规范的问题。旅游住宿、餐饮等设施环境不优、整体品质仍待提升,缺少高水平、高质量的导游服务等。“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标准化不足,旅游服务质量整体水平及游客满意度不高。旅游服务国际化不足,旅游服务人员外语水平低,在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中虽做了相关工作整改,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语翻译缺乏规范性、涉外窗口行业员工工作语言国际化程度偏低等。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旅游服务管理的先进理念,没有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来指导旅游业的发展,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二)产品供给竞争不强。海口市目前拥有12家A级景区,其中4A级6个、3A级5个、2A级1个;其中2家为免费开放景区,除观澜湖旅游度假区为体验和度假型景区外,其他景区多属于观光型景区。相比三亚市拥有14家A级景区,其中5A级3个,高品级景区差距明显。旅游配套设施方面,海口市五星级酒店7家,四星级酒店14家,而三亚市五星级酒店14家,四星级酒店17家,高星级酒店等配套不足。海口缺乏世界一流旅游景区及旅游度假产品,旅游吸引力不强,核心竞争力缺失,旅游产品品质偏低、供给结构不优,作为临海城市和全国最早的邮轮接待城市,仍未建成功能齐全的邮轮码头,严重阻碍了海口邮轮旅游发展。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仅1.4天,相比三亚游客4-6天的停留时间,消费停留时间过短,且人均旅游消费低,作为全省交通枢纽中心、海南旅游集散地,海口仅承担着“海南交通中转地”的功能,未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旅游综合效益较差。

(三)旅游消费优势欠缺。2019年海南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50亿元,其中三亚市旅游总收入633.19亿元,海口市旅游总收入320.61亿元,三亚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比重过半,是海口的近2倍,海口旅游消费优势欠缺。海口拥有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海口观澜湖离岛免税店及在建的海口国际免税城,但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商品种类少,旅游消费新业态不足,购物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高。

(四)旅游市场主体不优。总体上看,海口新引进旅游市场主体缺乏国际旅游企业,且存在旅游主体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目前已落地江西长天集团有限公司、世界酒店联盟2家文旅总部,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旅总部等项目落地正在推进,海口亟需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促进海口旅游项目建设。同时,由于海口市文旅项目投资环境不优,文旅供地短缺、文旅政策支持力度吸引力不足、劳动力不充裕、消费市场规模小等问题突出,导致目前引入投资项目规模偏小,项目质量不高,缺乏有影响力、有聚集带动作用的大项目,特别是旅游新业态领域沿链、强链、补短板的大项目较少。

(五)产业融合深度不足。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尚显不足,其中旅文融合方面,文旅产品创新发展不足,体验深度不够,文化创意、高科技元素与旅游融合应用较少,文化遗存、工艺品、艺术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能力有限;城市文化功能仅作为公共功能,未能转化为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海口作为海南第一形象窗口、海南文化窗口,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不凸显。体育与旅游融合广度、深度不够,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匮乏,体育赛事对游客吸引力不够、市场化程度不够,对旅游收入带动作用不足。会展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国际大型会展的数量与规模与国内一线城市有很大差距,没有挖掘出体现自身特色优势的会展旅游产品。除此之外,海口旅游与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健康产业等融合不够,产业融合进程缓慢。

(六)国际开放水平不高。海南是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海口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中国国际交往的南大门、中国南部旅游门户,目前国际化水平不高,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缺乏国际旅游开发企业,国际化人才短缺;公共服务设施、游客入境管理服务等旅游服务体系国际化水平不高;入境客流规模不大、国际客源市场的可持续性带动能力不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文化素养和多语种服务能力欠缺;缺乏与境外国家在旅游方面的合作。


第二章  发展环境


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长期存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形势复杂严峻,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文化战等将长期存在,且这一形势将贯穿“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国际旅游发展竞争激烈。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全面而巨大的冲击,全球旅游业开始进入冰封期,疫情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使得危机管理进入常态化,旅游业发展将面临长期的危机和挑战。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国内旅游市场全面重启,国民出游需求进一步释放。多重机遇挑战叠加,海口应“危中探机”,勇担战略使命,抢抓国内消费市场重大机遇,把握离岛免税新政机遇,强力助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及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二、多重国家战略部署迎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生态文明、文旅融合、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国土空间规划对文旅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更强,将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人文资源提到新高度,深刻影响海口旅游发展格局。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科技促使文化和旅游发生颠覆性和革命性变化,“新基建”推动旅游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数智文旅为海口旅游注入全新动能。随着“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海口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的区位优势越发凸显,海口应充分把握战略叠加机遇和溢出效应,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旅游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紧扣海南创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部署,抢占技术高点,培育旅游发展新亮点,释放旅游发展新动能,重塑旅游产业格局和趋势,推动旅游产业形态深度变革。

三、海南自贸港助推文旅消费升级

“十四五”时期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关键时期,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将旅游业确立为三大主导产业之首,在税收、土地、金融、邮轮游艇、免税购物、免签旅游等多方面给予前所未有的政策优惠,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仅为“十四五”时期海口旅游升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更为旅游管理能力带来新挑战。海口旅游发展应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当好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排头兵,高水平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海口作为自贸港核心城市,应激活本地游、周边游市场,加强休闲服务,构建有利的自贸港人才聚集环境。

四、“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赋予新担当

“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是省委、省政府从自贸港建设大局尤其是“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理念出发,积极拓展琼北经济圈发展纵深的战略谋划,也是海口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赋予海口新的使命与担当。海口应围绕“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要求,提高城市间互联互通水平,提升省会城市和全省门户功能辐射带动能力,做大做强“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推动落实“三区一中心”战略,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落实聚焦文化强国、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十四五”期间国家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抢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机遇,围绕自贸港做亮点,围绕热带海洋做特点,围绕省会城市做重点,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走全域旅游的路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带头、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之城为目标,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文化旅游的国际支点、“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的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海口文化底蕴优势,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形成深具海南特色的国际旅游消费产业链,驱动海口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原则

集成创新,优质发展。将旅游产品、旅游产业、体制机制等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旅游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承接战略,承担使命。聚焦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海口应自觉承担起使命任务,以实际成效扛起省会担当。

立足优势,重点突破。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有效整合资源,依托发展基础和独特优势,进行重点突破,将旅游业打造为海口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以民为本,综合带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发展定位

总体定位:

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充分发挥海口国际交通枢纽优势和人口、技术、园区、企业总部集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热带海洋休闲旅游、免税购物旅游、高端娱乐旅游、康体养生旅游和会展旅游等,打造:世界级热带海洋休闲及滨海康养旅居目的地

形象定位:时尚之都 阳光海口

四、发展目标

2021年预计全市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均达25%以上。“十四五”期间,全市旅游总人数年均增长率为10.4%,全市旅游接待过夜游客年均增长11.4%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3.8%左右,接待入境游客年均增长70%。到202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

专栏3-1 “十四五”时期海口市旅游业指标表

指标

2020 年

2021 年

(目标数据)

增长率

(%)

2025 年

(目标数据)

年均增长率

(%)

旅游总人数

(万人次)

1620.3

2025

25

2654.9

10.4

其中过夜游客

(万人次)

1340.6

1697

26

2297.9

11.4

旅游总收入

(亿元)

201.4

257

28

384.3

13.8

入境游客

(万人次)

3.8

3.8

0

54

70

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9

10

--

14

--

五、空间布局

依托海口市旅游资源分布,构建“双城服务、两带串联、三区共建、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其中,双城为商务会展休闲旅游城、都市旅游综合服务城,两带为滨海风情休闲带、南渡江生态运动休闲带,三区为西南部生态运动康养区、东南部特色乡村度假区、江东国际智慧旅游先行试验区。


图3-1 海口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空间布局图


第四章  主要工作任务


一、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做好自由贸易港排头兵

(一)做强做大旅游市场主体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引进国际化旅游市场主体,加强外部引进与内部培育并重,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真正发挥企业总部集聚效应,增强海口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一批上市龙头旅游企业。通过推动改革、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及引进战略投资合作伙伴等方式,利用国有文化企业上市平台,培育大型龙头文旅企业集团,推动优强企业上市融资,扶持一批竞争力强的上市龙头企业。 

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旅游企业。引进国际战略投资企业,优化本土旅游企业资本结构、治理结构、业务结构、人力团队和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最终实现量质双提升。

鼓励一批本土旅游企业走出去。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对海口本土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动力,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海南自贸港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强力助推海口企业“走出去”,推动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强化旅游市场对外开放

发挥海口市国际航空、航运枢纽的优势,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政策、“实施更加开放的航空运输”政策,多方位、全系统、高标准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

优化免签城市服务措施。积极推进做好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出入境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海口列入国际客运航班接收能力口岸城市,稳步开通国际航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为广大群众和来琼外国人提供更为便利的出入境政策。

实现人员货物进出自由便利。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在贸易、人员进出等方面实现自由便利。针对高端产业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

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迪拜、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合作,通过联合营销实现高效引流,利用好自贸港政策,充分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推进政策集成创新;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及北京、上海等城市合作,实现优势互换,做好人才引进、创新发展等引流工作。

拓展对外营销推广手段。拓宽海口入境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借助融媒体平台开展线上营销,定期举办入境旅游营销大会,借助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交媒体,整合外事侨务、商务、会展、文化等部门以及海外琼籍华人华侨、旅游企业、航空企业等资源,加强对外宣传营销,提升海口旅游形象品牌国际知名度。

二、激发旅游消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一)提升优化旅游消费空间

谋划两大综合性国际消费集聚区。积极吸引全球时尚高端消费品牌入驻,鼓励设立品牌代理总部或地区总部,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全面提升旅游消费供给质量。高标准、差异化布局国际免税城、观澜湖旅游度假区两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消费商圈。

构建五大旅游时尚消费中心。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政策,建设时尚高端消费品设计展示交易中心。重点推进美兰国际航空港免税店、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国际会展中心、海口湾国际休闲海岸、日月广场等5个全球免税购物中心和时尚消费中心建设。

打造一批特色商贸旅游综合体。围绕社会消费增长, 丰富旅游购物产品类型,加强购物便利性和安全性,构建持续发展新生态圈。加快构建打造友谊阳光城、海甸城、海南美食文化博览城、国贸商圈、蓝天路商圈、五指山路商业街等一批商贸旅游综合体。

积极构建一批夜游消费高地。重点发展海口“夜演、夜宴、夜娱、夜宿、夜购、夜景”六大主打功能,补充国际化演艺文创体验式消费产品,发展国际歌舞、音乐、话剧等多种类型的舞台剧目演艺,打造沉浸式情境消费空间,在“十四五”期间政府与企业共同打造落地一台集合沉浸式体验、本土特色文化展示的大型主题演艺。重点提升4个区夜市排档,包括龙华区海垦花园夜市、秀英区寻尝里、琼山区日月广场、美兰区海大南门夜市等市井生活夜间消费新去处,允许在重点旅游区内设置通宵营业酒吧和娱乐演艺场所,将海口建设成为夜间消费网红打卡地。

专栏4-1 海口国际旅游消费空间建设

1.两大智慧型国际消费集聚区。高标准建设国际免税城、观澜湖旅游度假区两个大型消费商圈。

2.五大旅游时尚消费中心。重点构建美兰国际航空港免税店、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国际会展中心、海口湾国际休闲海岸、日月广场五大旅游时尚消费中心。

3.一批特色商贸旅游综合体。加快构建打造友谊阳光城、海甸城、海南美食文化博览城、国贸商圈、蓝天路商圈、五指山路商业街等一批商贸旅游综合体。

4.一批夜游消费高地。大型主题演艺,及龙华区海垦花园夜市、秀英区寻尝里、琼山区日月广场、美兰区海大南门夜市等。

(二)构建多元旅游消费环境

提升国际消费服务品质。推进观光、购物、餐饮场所提质达标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中心工作,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发挥消费引领作用的关键。加快创建供给世界一线免税购物品牌,引进一批国际高端餐饮、酒店品牌,重点引进或培育米其林星级餐厅,引进国际中高端品牌酒店,强化国内目前落地较少的特色社交型商旅酒店品牌的引进。

提升“情景消费”空间。根据消费者感受场景氛围的心理需求,通过消费空间情景改造、科技植入、文化创意等,打造一系列独具海口文化特色的“情景消费”和“沉浸式消费”打卡点。培育现有或规划待建的“新外滩·复兴城”酒吧街、风情海岸酒吧街、假日海滩酒吧街三大酒吧街作为本土创意餐饮休闲配套,提档升级,形成海口本地特色中高端餐饮“情景消费”空间;提升海垦花园夜市等15个本土特色美食排挡,将其打造成“沉浸式消费”打卡点;将金龙路、华海路、玉沙路等一批本土主题文化酒吧打造成年轻人喜爱的夜生活“酒肆文化”打卡点。

建设友好型旅游消费环境。加快落实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投资自由便利、货物贸易零关税等政策,不断提升全行业国际化服务水平,系统提升旅游设施和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常态化依托学校、专业协会或国内外企业针对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全方位开展外语、礼仪礼貌、专业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多方面培训,培育和留住一批自贸港建设人才,提升行业国际化服务水准,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围绕让群众满意这一中心,打造“安全卫生、整洁有序、管理规范、服务标准、文明礼貌、赏心悦目”的友好型旅游消费大环境。

提供便利化免税购物体验。在现行免税购物离岛口岸提货的基础上,提供更加自由便利的提货选择,推动落实“即购即提”和“购物邮寄”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提货方式,提升免税购物提货体验,实现就地免税。

提供丰富的免税商品品种。提供体育装备、文化艺术用品、游艇、船舶、房车、航空器等高端消费品市场供应,拓展珠宝、钻石销售市场,引导免税店向贵价珠宝、婚纱、礼服等商品延展,吸引国际高端消费回流。

营造夜间旅游消费环境。打造夜游主题游乐活动、丰富夜游文化体验、发展夜游特色餐饮、繁荣夜游时尚购物、亮化美化夜游环境、强化夜游交通保障、提升夜游配套服务等,推进夜间旅游发展,加强夜间旅游消费。

(三)定期举办旅游消费活动

策划引进高水平国际化展览、博览会。以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为契机,同时策划引进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化展览、博览会,重点围绕时尚生活、食品、电子、文化创意、旅居生活、医疗保健品等消费品类,邀请全球知名消费品品牌参与,集聚全球消费领域资源,全力推进海口市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并争取将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固定在海口举办。

持续举办一批旅游消费购物节。“十四五”期间,适时定期举办中国椰城·海口购物节、海口乐购嘉年华、海口机场免税店周年店庆狂欢盛典等消费购物节庆活动,活动需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商业业态,发动全市各大商圈、品牌企业、电商平台等全城广泛参与,激活多种消费业态,释放消费内在潜力,促进新型消费,打造海口消费狂欢季。

积极推出免税购物多元营销活动。提高淘宝等线上平台直播“带货”频率,利用微博、电商官网、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进行对外营销。继续办好海南海口免税购物节,推出更丰富多样的优惠活动。

创意策划一批夜间旅游活动。举办“浪漫海口夜”海口夜经济消费促进活动,推出灯光秀、烟花秀等一系列活动,策划“荧光运动会”“夜间自然探索”等活动。

三、优化发展空间,建设消费中心休闲旅游示范区

(一)双城服务

1.商务会展休闲旅游城。西至金沙湾,东至西秀海滩,以滨海沿线城区为主,联动国际免税城、西海岸、五源河等核心旅游资源,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城市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居住、物流及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及其综合配套设施,通过商务会展、户外运动、康疗度假三大主导旅游产品的品牌化打造,旅游交通集散、信息咨询等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成为国际化、高端化的商务休闲度假旅游功能区。

2.都市旅游综合服务城。西至秀英港,东至南渡江,南至绕城路,以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为文化核心,联动钟楼、海口湾等核心旅游资源,以“时尚”为城市特质,引入国际时装发布会、国际设计新品发布会等,定期举办国际行为艺术节,布局时尚灯光秀、网红打卡地、街头艺人表演等,以国际化、时尚化、高端化为标准配套城市驿站、服务区、道路、标识等服务设施,强化旅游交通集散和服务功能,强化城市交通、商业等公共设施与旅游功能的有机结合,打造成为海南最具吸引力的复合型旅游休闲功能区、第一时尚休闲都市之窗。

(二)两带串联。依托滨海和南渡江沿线生态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海上旅游、江河旅游,注入时尚元素,配套完善休闲驿站、运动场地、标识标牌、美食街区等高端设施,形成集文化体验、体育运动、美食住宿、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河海相约”两带串联的空间格局。

1.滨海风情休闲带。以滨海大道、长堤路、滨江路、海甸五西路、海甸五东路、新埠路、江东大道等滨海沿线公路为依托,一是打通西海岸到东海岸的旅游公路、自行车道、漫步道,串联金沙湾、国际免税城、国际会展中心、假日海滩、西秀公园、海口湾、万绿园、钟楼、白沙门、桂林洋、红树林等景点,二是深度挖掘海上高端旅游,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旅游,开发海上运动、海上垂钓、低空旅游等,三是配套建设高端智慧房车营地、休闲驿站、景观雕塑、标识牌等,四是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依托东海岸海洋牧场示范基地等,完善休闲渔业基础服务设施,打造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举办海钓比赛、渔民文化节等,发展观光游、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等休闲业态,推动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发展,丰富海洋旅游产品,同时加快西海岸海洋牧场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滨海旅游度假风景廊道,引领城市滨海风情休闲、滨海营地度假体验、滨海文旅公服高质量发展,塑造海口市滨海旅游的示范窗口。

2.南渡江生态运动休闲带。依托南渡江河岸优美的生态环境,结合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景观节点、乡村资源,串联白沙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新坡镇等资源,以“体育”“美食”为核心亮点,整合提升沿岸旅游资源,做强南渡江产业集聚示范带,并对沿江景观改造与保护,全方位展示南渡江的江河风光、地方民俗文化等,通过旅游发展带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南渡江流域水岸联动发展,形成“多点停靠”的旅游线路,丰富游船产品体验,植入红色旅游基因,结合城市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热带农业科研基地等业态打造海口水岸特色旅游项目,打造集体育运动、河鲜美食、骑行自驾、乡野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城市滨江旅游新名片、海南体育休闲旅游首选地,使其成为海口旅游发展新兴增长极。打造白沙门旅游度假区、司马坡网红旅游岛;建设《南渡江1号》游船,布局特色码头;沿线布局绿道、驿站、营地等服务设施构建南渡江风景道、游船、栈道等多样体验交通体系。

(三)三区共建

1.西南部生态运动康养区。以观澜湖国际体育赛事品牌优势和举办经验及南渡江景观休闲体育旅游带、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等旅游资源为依托,升级完善西部区域体育康养旅游体系,一是加快推进观澜湖旅游度假区、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创建5A级旅游景区;二是积极推进观澜湖旅游度假区、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联合打造海口国际康养旅游增长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是在“旅游+体育、文化、美食、演艺、康养”等方面多措并举,利用五源河文体中心、国家公共码头等加快“旅文+”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网红打卡地;四是积极引入建设一批国际一流赛事、国际体育基地、生态康养基地,做强康养旅游度假产品,打造“体育+康养+影视+教育”旅游产业集聚区。

2.东南部特色乡村度假区。一是以红旗镇为核心,提升改造泮边村、墩插村、大水村等旅游名村,深挖民俗文化,延伸农业产业链,做强“旅游+文化+农业”;二是加快推进红旗花卉风情小镇等海南省旅游小镇申报工作;三是推出一批金宿级、银宿级品牌民宿;四是策划建设223国道休闲体育旅游景观带,增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停车场、购物补给站、乡村集市,引导沿路乡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东南部乡村旅游、乡村康养、乡村民宿、乡村特产等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度假集聚区。

3.江东国际智慧旅游先行试验区。依托城市国际化排头兵江东新区,结合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以数字化为特色,一是着力推动江东新区的智能免税游、智慧展示体验游、智慧生态游、智慧未来城市游等智慧空港旅游试验项目建设,二是推进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创建4A级旅游景区,打造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东文体娱乐中心、全球精品消费展示中心等项目,三是积极培育滨海度假、国际医疗、健康养生等旅游消费业态,四是提升高端旅游服务能力及消费水平,加强全域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提升旅游品质服务,努力打造国际智慧旅游先行试验区。

(四)多点支撑。加强观澜湖旅游度假区、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坡民俗文化旅游小镇、红旗花卉风情小镇等旅游景区景点的提升建设,做强海口全域旅游产品。


专栏4-2 海口全域旅游多点支撑项目

1.骑楼历史文化街区。扩大骑楼老街区域,将骑楼老街从水巷口-振东街段扩建至振东街全段,延伸打造都市“老城细品”系列产品,打造海口滨海城市历史文化核心体验区。“十四五”期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推介正在修复或已经修复的骑楼历史建筑和老字号。
            2.国际免税城。加速推进国际免税城建设,包括六个地块,以免税为核心,涵盖有税零售、文化娱乐、商务办公、餐饮住宿等多元素的复合型旅游零售综合体,打造海南海口自贸港标志性城市名片及商业新标杆。
      3.五源河片区。加强五源河体育馆(二期)、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五源河沿线乡村的建设改造,加强景区之间的联动作用。
      4.观澜湖旅游度假区。以冯小刚电影公社景区和新城为核心,争取“十四五”期间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打造以商业娱乐、电影文化、电影主题旅游胜地、免税、购物、休闲、康养、体育、文创、时尚、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时尚康养度假旅游区。
      5.观澜湖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依托观澜湖天然温泉、高端运动配套、高端度假酒店等优势资源,结合国家体育小镇示范性试点建设等需要,重点围绕运动疗养、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养生养老、心理治疗、康复疗养等健康旅游特色服务领域,打造集综合旅游产业聚合功能、体育运动训练和体验功能、健康养生休闲功能、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功能、体育文化交流功能等为一体的中国最大规模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依托国家足球训练基地、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国家沙滩排球训练基地以及国家奥运项目冬训基地建设,结合海南环岛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推动运动康复、康体中医理疗等项目发展,加快建设运动医学中心,打造国家运动康复基地。
      6.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坚持“保护优先”的旅游开发原则,着重推进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
      7.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增建特色主题酒店,完成一期二期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打造超大型国家级国际化电影产业园区、世界级电影娱乐王国、国家级电影产业集群项目。
      8.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扩大动植物园规模,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开创中国首家沉浸式野生动物王国全新体验,通过新建“一院、两园、三区、四群落、五场馆、六中心”,打造集热带观赏、旅游康养、科普教育、演艺娱乐、文化创意、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热带森林公园对外展示窗口、国际一流的热带生态旅游消费中心目的地。
      9.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推进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提升建设,立足热带农业资源禀赋,做大做强研学旅游,游客可对热带作物进行体验式学习,力争“十四五”期间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10.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序开展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持续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充分利用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三江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带动江东新区十四座乡村主题公园建设。
      11.红旗花卉风情小镇。依托红旗镇睡莲种植基地,延伸观光、采摘、生态饮食、休闲农庄、植物元素提取加工等产业链,打造以花卉产业为支撑、世界华人华侨交流中心等为平台的花卉特色风情小镇。
      12.迈雅滨河商务区。结合迈雅滨河商务区城市CBD、城市公园打造城市地标旅游区。
      13.江东文体娱乐中心。结合江东新区体育旅游主题公园,打造城市文化、体育、娱乐聚集区。
      14.全球精品消费展示中心。结合美兰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全球精品消费展示中心,打造“会展+”、“现代贸易+”、“商务商业+”等旅游相关产业。
      15.江东田园。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水稻+瓜菜”和“水稻+地瓜”,设置农田体验项目、稻田景观、稻草人艺术作品、手绘墙画、科普宣传栏等,建设集农耕体验、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稻文化主题乡村旅游点。
      16.烈楼港主题文化公园。在五源河出海口至镇海村正北面海岸线陆域200米范围内建设烈楼港文化主题公园,立“汉军渡海登处”标志,立路博德、杨仆像,建文化长廊介绍相关海南的历史文化。
      17.白沙津主题文化公园。将白沙坊公园改造为白沙津主题文化公园,立王光祖及赵与珞、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五义士像,建文化长廊介绍白沙津。
      18.海口港主题文化公园。将人民桥南两边公园改造成海口港主题文化公园,建文化长廊详细介绍海口浦、海口港、海口所城及海口市的由来。
      19.岭脚农场。打造涵盖现代有机高效农业、康养、红色文化等的特色旅游项目,包括农光互补、生物合成、现代高效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新农业;聚焦抗衰、妇幼保健、睡眠治疗等打造养老、养心业态;对接国际,策划举办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娱乐活动;结合周边冯白驹故居等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
      20.演丰湿地健康小镇。依托以“湿地”为主题特色的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演丰镇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将健康理念融入湿地生态,打造以湿地生态旅游与休闲养生深度融合的湿地旅游健康小镇。
      21.石山石斛仙草康养小镇。依托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推进地质公园与中国传统医药学、养生学高度融合,打造“山旅度假·村居康养”的康养小镇。
      22.龙泉冷泉康养小镇。以“泉”为主题的冷泉旅游度假区,依托天然矿泉资源、高端度假酒店等,结合中医特色打造特色康养度假的水疗旅游度假区。
      23.云龙“南国威尼斯”休闲康养小镇。以“江”为主题的南渡江水文化休闲康养小镇,繁华都市的世外桃源,原生态诗意居所,打造健身、体检、中医理疗、养生与水文化融合的生态休闲康养小镇。
      24.沉香康养特色小镇。引导扶持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高标准沉香特色小镇,将沉香文化、科技、养生、产品与旅游有机融合,带动沉香观光游和沉香健康养生发展。
      25.狮子岭康养小镇。主要建设医养与生态修复特色小镇,打造以血液透析中心、医学养老中心、国际医院、月子中心、医学培训中心、医学康复中心等特色康养机构。


四、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六大旅游项目体系

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加快推进观澜湖旅游度假区、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推进骑楼老街、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创建4A级旅游景区,按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进行提质升级;积极推进观澜湖旅游度假区、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联合打造海口国际康养旅游增长极,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打造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进骑楼南洋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由AAA旅游景区升AAAA旅游景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推介正在修复或已修复的骑楼历史建筑和老字号;加强府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维护、修复、重建府城历史文化遗存节点,恢复忠介路明清以来的建筑风貌,重现文庄路关帝庙、城皇庙、文庙及琼台福地、琼台书院等的文化价值,丰富文旅休闲、商务活动等业态,打造幸福城区、文化创新乐城。

升级改造一批特色旅游乡村。加快推进新坡民俗文化旅游小镇、红旗花卉风情小镇等海南省旅游小镇申报工作,加强泮边村、连理枝、芳园村、瑶城村、冯塘村等乡村旅游的建设,推进椰级乡村提升创建,全力挖掘海口乡村民宿特色,打造海口精品民宿,推出一批金宿级、银宿级品牌民宿;充分发挥全域旅游扶贫作用,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果。

加强建设一批红色文物旅游精品。加快推进红色革命文物的活化和旅游化利用,加强红色资源创意展现,用革命文物讲好红色故事。改善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状况,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体系,加强秀英炮台、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王海萍故居、琼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加强旅游和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丰富文化展示手段,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和革命文化传承发展平台,更好发挥革命文物资源在推动海口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打造一批琼崖革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

积极培育一批新型主题公园。依托海口市旅游资源,结合旅游市场特点及变化趋势,支持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和旅游投资者探索主题公园、主题类休闲娱乐项目创新表现形式,打造符合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和游客新的消费需求特点的新型旅游项目。

加快发展一批旅游新业态。开发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邮轮游、游艇游、帆船游等产品,打造帆船运动休闲游、高端游艇派对、航海夏令营等相关旅游业态。对接帆船游艇俱乐部企业,引进新、奇、特的海上旅游项目,培育壮大“游艇+婚庆婚拍”“游艇+轰趴”“游艇+会展旅游”“游艇+团建”等多元化产品;拓展飞鱼、水上飞龙、游艇跳水、电动水翼冲浪板、公共码头海钓、浮潜等海上游玩项目;推出游艇自驾体验产品;开发游艇旅游线路,积极推动海口湾游艇观光游、夜游航线运营。开辟海口古港游艇游线路,由烈楼港主题文化公园和五源河湿地公园出发,经海口湾至南渡江,再至海口港主题文化公园和骑楼,一览海口美景、体验海口历史文化。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服务保障示范区建设,探索在适宜的景点景区、特色城镇开展热气球、直升机、水上飞机等通航观光体验和翼装、滑翔、跳伞等航空运动。加快推进西海岸低空基地、红树林低空基地等的建设,举办低空旅游相关赛事、体验和活动,培育低空旅游发展。


专栏4-3 海口旅游项目体系建设

1.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推进观澜湖旅游度假区、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推进骑楼老街、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创建4A级旅游景区;按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进行提质升级;推进观澜湖旅游度假区、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联合打造海口国际康养旅游增长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进骑楼南洋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升AAAA旅游景区,加强打造府城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忠介路建筑风貌,重现文庄路关帝庙、城皇庙、文庙及琼台福地、琼台书院等的文化价值。
        3.特色旅游乡村。加快推进新坡民俗文化旅游小镇、红旗花卉风情小镇等海南省旅游小镇申报;加强泮边村、连理枝、芳园村、瑶城村、冯塘村等乡村旅游建设;推出一批金宿级、银宿级品牌民宿。
        4.红色文物旅游精品。加强秀英炮台、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王海萍故居、琼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资源的保护;打造一批琼崖革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
        5.主题公园。持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和旅游投资者探索主题公园、主题类休闲娱乐项目创新表现形式,打造符合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和游客新的消费需求特点的新型旅游项目。
        6.旅游新业态。开发邮轮游、游艇游、帆船游等产品,打造帆船运动休闲游、高端游艇派对、航海夏令营等相关旅游业态。引进新、奇、特的海上旅游项目,培育壮大“游艇+婚庆婚拍”、“游艇+轰趴”、“游艇+会展旅游”、“游艇+团建”等产品;拓展电动水翼冲浪板、公共码头海钓等海上游玩项目;推出游艇自驾体验产品;推动海口湾游艇观光游、夜游航线运营。开辟海口古港游艇游线路;积极探索开发和打造多港挂靠、海上无目的地游等旅游产品,做强做大海口邮轮旅游;推进西海岸低空基地、红树林低空基地等的建设。


(二)做强“旅游+”和“+旅游”

做强旅游和文化融合,打造海口文旅品牌。一是实施文化旅游品牌引领战略,精心打造以骑楼历史文化、琼台历史文化、港口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滨海度假文化、琼崖红色文化、华侨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核心品牌,发挥骑楼老街、五公祠、观澜湖旅游区等文旅IP品牌的引领作用,在酒店等场所展现特色文旅IP。二是实施文化旅游创意战略,加快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开发文化体验游、研学知识游、红色教育游等,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三是加快对历史文化景区(景点)的升级改造和古村落、古建筑、古遗址、古港口的修复,打造一批具有海口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小镇和美丽村庄,建设烈楼港、白沙津、海口浦三大古港主题文化公园,讲好海口故事,有序推动条件好、基础强的旅游景区(景点)建设艺术创作基地。四是深入挖掘、培育海口传统文化元素,在旅游演艺中植入琼剧、八音、曲艺杂技、民族舞蹈等丰富的文化元素,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五是推动海口市万春会、龙抬头祭海大典、府城元宵换花节等活动主客共享,打造成省内驰名、省外知名的国际性文化旅游活动品牌。六是促进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博产业与旅游融合,推动有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创建A级景区,推动非遗+展览与传习、非遗+演艺与节庆、非遗+餐饮与民宿、非遗+文创、非遗+特色街区、非遗+养生、非遗+研学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建设多元体制、不同规模的博物馆集群,打造一批具有旅游接待功能的民营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七是培育数字动漫、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影视等文旅消费业态,开发具有海口特色的文创商品。八是共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精选一批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等进行文旅融合设施改造升级,推动公共图书、文化活动、公益演出等进旅游场所。九是积极培育文旅复合型企业,创造有利条件,使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实现双向渗透、融合发展,加速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做强旅游和体育融合,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坚持以商务体育旅游和休闲体育旅游为核心,重点发展观澜湖、西海岸、东海岸、金沙湾等滨海沿线区域,鼓励发展环海口乡村旅游带、南渡江沿河流域等区域。加强打造江东新区体育旅游主题公园、五源河体育旅游综合体、海口湾水上运动中心、桂林洋沙滩运动中心、观澜湖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国家帆船帆板海口体育训练基地、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和中国排球协会海南沙滩排球训练基地,增强区域体育旅游功能;探索在海口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继续举办海口马拉松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口赛段)、国际旅游岛帆板大奖赛等国际体育赛事,举办青少年足球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再引入一批国际一流赛事;充分挖掘观澜湖旅游度假区高尔夫、足球、温泉等资源,擦亮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品牌,加强足球研学系列产品开发;依托中国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加快推进海口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将海口打造成为国际性的综合型体育旅游目的地,全方位激发消费热点;培育运动健身服务业、观赛参赛服务业、体育训练配套产业链、专业运动消费产业、体育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体育+滨海”“体育+民俗”“体育+探险”“体育+科技”“体育+会展”“体育+演艺”等体旅融合业态。

做强影视和旅游融合,做强影视文化产业链。落实海口促进影视产业发展政策,对影视企业落户、吸引知名电影创作人投资设立影视企业、影视摄制从业人员、影视作品播映等多个方面给与奖励支持,加快推进海口市影视产业发展,扩大影视产业规模。依托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进一批知名影视、文创企业注册、集聚,打造一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影视企业总部基地,推动世界级影视拍摄基地建设。引入系列海外知名电影企业在海口设立总部,积极推动海口在影视剧制作、发行、影视拍摄等方面的吸引力,做深、做强影视文化产业链,深化推动文化贸易对外开放,推动海口成为国家级文化贸易基地。

做强旅游和康养融合,构建滨海康养旅游引领地。有力整合海口优质温泉、滨海、湿地、空气、医疗、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康养”,打响海口健康、养生、养老旅游新品牌,打造滨海医疗健康旅游目的地,推动康养旅游业创新发展。一是理顺康旅融合管理体制,构建旅游与卫健、林业等部门协调机制,从体制上解决康旅融合不畅的根本性问题。二是出台康旅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康旅融合发展的定位、目标、战略、布局、产品规划、重点项目等。三是做大重点板块,引进一批国际医疗旅游龙头机构,建设休闲疗养项目,推动海口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健康旅游服务体系。四是做深医养结合,提升海口观澜湖温泉养生基地,重点发展亚健康管理、照护康复等产品和配套设施,高标准建设健康养生养老社区、大健康及生命康复中心;打造一批医养结合创新机构,打造城乡医养全新模式;面向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病人群等全人群,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管理模式,为游客提供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疗养、休闲养生、健康促进等一体化、全方位服务。五是做活产业主体,放宽健康医疗旅游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健康机构和医疗专业人才创业就业。六是做好特色服务,加强海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建设,为广大出入境人员提供高水平国际旅行卫生服务。七是做强产业融合,构建生态体验、海岛避寒等业态,打造养生谷、生态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大健康产业体系;与养生养老结合发展健康享老,发展康复疗养、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等业态,打造养老度假基地等项目;对接体育赛事、体育旅游等,打造体育运动康复训练基地、康疗养生基地等,以海口观澜湖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为示范,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众健身休闲活动与大型品牌赛事;与文化休闲结合打造文化养心,运用创意化手段打造文化度假区等;与休闲农业结合打造农业养生,发展一批农业康养度假、乡村医养项目,带动农业生态价值转化;与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结合打造康疗养生;与度假居住结合打造居住养生。八是做优形象品牌,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号召力强的现代化医疗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高端养生服务机构等品牌,打造休闲旅游康复疗养之都的品牌形象。九是做实产业保障,健全健康医疗旅游安全保障,加大以国内中高端游客和岛内百万候鸟老人为目标客群的宣传推广,加强与知名在线旅游平台合作,设计健康旅游路线,盘活城乡闲置地产,严禁康养地产乱象出现。

做强农业和旅游融合,打造海南农文旅融合示范区。通过建设乡村旅游服务中心、乡村旅游咨询服务点,以点带线、由线及面的引导开发乡村农业旅游。依托海口热带农业资源,加强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发展乡村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振兴乡村经济。加强泮边村、连理枝、芳园村、瑶城村、冯塘村等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建设,鼓励开发现代农业观光园、创意农园、家庭特色庄园等多种乡村休闲体验;创新推出一批民俗文化资源的特色乡村民宿、精品农家乐等新产品,优先在城市近郊、景区周边等,以文明生态村、美丽宜居村庄等为载体,引导建设一批体现滨江滨海、热带风情等特色的文化主题酒店、乡村民宿,积极发展共享经济式民宿,打造玉里火山民宿、本立红色主题乡村旅游民宿等项目。挖掘保护古村落、古民居等,传承保护农村民俗风情、典故传说等,培育特色文化村庄。结合部分空心村、空壳村现状,积极策划发展农业规划招商项目。

做强会展和旅游融合,打造中国会展旅游新高地。持续壮大海口会议会展旅游,以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为核心,以西海岸为腹地,提升周边高端酒店和国际化服务配套,形成会议会展产业集群,扩大会议会展服务贸易体量。依托海口区位优势,对接国际会展活动通行规则,引进顶级专业会展公司形成会议会展产业集聚。高水平举办国际商品博览会、国际品牌博览会、国际零售业展览会、国际礼品展会、国际农产品博览、国际游艇展等大型国际展览会活动,强化海口的旅游消费吸引力。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部分进口商品零关税”政策,持续办好健康医疗、汽车、进口商品等展览展销,引入国际时尚艺术展览等旅游消费型展会。同时,积极发展会奖旅游,结合西海岸已开发的度假设施,面向国际国内企业,提升国际化、品质化商旅服务,打造高端化、度假式会议会奖旅游。

做强科技和旅游融合,打造智慧旅游场景体验地。依托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结合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智慧旅游场景体验点、科技旅游产品。以海口江东新区为重点,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体验区和沉浸式场景区。发展线上平台与线下体验结合的“智能店铺”,构建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融合发展的“智慧商圈”。加快推进5G+AR、5G+VR、5G+AI在旅游景区、酒店、旅游体验等方面运用,加快推进智能交通、智能住宿、智能景区等服务。支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文旅产业发展,打造“旅游+互联网”创客基地、旅游创客示范园区、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出台旅游科技创新奖惩机制及实施办法。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创新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


专栏4-4 旅游融合产品体系

1.“文化+旅游”。提升骑楼老街、府城老街、五公祠、冯小刚电影公社等文旅项目;打造新坡民俗文化旅游小镇、泮边村、瑶城村等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乡村;建设烈楼港、白沙津、海口浦三大古港主题文化公园,讲好海口故事;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推动海口市万春会、龙抬头祭海大典、府城元宵换花节等活动;建设海口非国有博物馆集群。
        2.“旅游+体育”。加强打造江东新区体育旅游主题公园、五源河体育旅游综合体、海口湾水上运动中心、桂林洋沙滩运动中心、观澜湖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国家帆船帆板海口体育训练基地、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和中国排球协会海南沙滩排球训练基地;继续举办海口马拉松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口赛段)、国际旅游岛帆板大奖赛、亲水运动季等具有影响力的赛事品牌,举办青少年足球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擦亮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品牌,加强足球研学系列产品开发。
        3.“影视+旅游”。引进一批知名影视、文创企业注册、集聚,打造一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影视企业总部基地;推动世界级影视拍摄基地建设;引入系列海外知名电影企业在海口设立总部。
        4.“旅游+康养”。理顺康旅融合管理体制;出台康旅融合发展规划;引进一批国际医疗旅游龙头机构,建设休闲疗养项目,推动海口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提升海口观澜湖温泉养生基地,打造一批医养结合创新机构,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管理模式,提供一体化、全方位服务;加强海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建设;构建生态体验、海岛避寒等业态,打造养生谷、生态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大健康产业体系;发展康复疗养、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等业态,打造养老度假基地等项目;打造体育运动康复训练基地、康疗养生基地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大众健身休闲活动与大型品牌赛事;打造文化度假区等;发展一批农业康养度假、乡村医养项目,带动农业生态价值转化。
        5.“农业+旅游”。加强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泮边村、连理枝、芳园村、瑶城村、冯塘村等乡村旅游建设,鼓励开发现代农业观光园、创意农园、家庭特色庄园等;优先在城市近郊、景区周边等以文明生态村、美丽宜居村庄等为载体,引导建设一批文化主题酒店、乡村民宿,积极发展共享经济式民宿,打造玉里火山民宿、本立红色主题乡村旅游民宿等项目;挖掘保护古村落、古民居等,传承保护农村民俗风情、典故传说等,培育特色文化村庄。
        6.“会展+旅游”。以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为核心,以西海岸为腹地,形成会议会展产业集群;高水平举办国际商品博览会、国际品牌博览会、国际零售业展览会、国际礼品展会、国际农产品博览、国际游艇展等大型国际展览会活动;持续办好健康医疗、汽车、进口商品等展览展销,引入国际时尚艺术展览等旅游消费型展会;面向国际国内企业,提升国际化、品质化商旅服务,打造高端化的、度假式会议会奖旅游。
        7.“科技+旅游”。以海口江东新区为重点,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体验区和沉浸式场景区;发展线上平台与线下体验结合的“智能店铺”,构建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融合发展的“智慧商圈”;打造“旅游+互联网”创客基地、旅游创客示范园区、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五、升级旅游公服效能,打造热带旅游休闲城市

(一)健全旅游交通格局

强化陆海空旅游交通体系衔接。一是将美兰机场打造成为大型综合景区,实现流量变现,继续推进海口航空旅游城建设,推动开通与东盟十国中心城市航班,建立三小时空中经济走廊,打造四小时、八小时飞行经济圈。二是积极推进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强游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游艇码头布局,增设邮轮游艇海上游线,推进秀英港建设。三是规划打造海口站综合旅游城、海口东站旅游综合中心,做好各景区、街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间道路连接。构筑海榆西线(G224)主题生态度假廊道、海榆东线(G223)热带农业休闲廊道、灵文加线(S201)科技教育体验廊道、海口羊山大道至定安母瑞山红色主题教育廊道,重点提升建设县道179(起点G223,途经玉仙村、东江村、儒林村、富里村,终点旧州镇埠头村,里程19.409公里),完善漫步道、骑行道、乡村绿道等慢行系统,加强机场、码头、火车站与旅游集散中心及重要酒店、旅游景区、旅游小镇、乡村旅游接待点等之间的旅游专线服务。

构建自驾车营地系统。推进海口房车营地发展,聚力打造一批国际化、标准化、生态化、特色化的自驾车房车露营基地。推出精品自驾旅游线路,推动海口全域旅游建设。建设“1+3+5”自驾车营地格局。其中,1个五星级自驾车营地为假日海滩自驾车营地;3个四星级自驾车营地分别为观澜湖自驾车营地、白沙门公园自驾车营地、东寨港自驾车营地;5个三星级自驾车营地分别为泮边农庄自驾车营地、五源河自驾车营地、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自驾车营地、桂林洋自驾车营地、新坡镇自驾车营地。

规范化、特色化打造旅游标识系统。在全市建立使用规范、布局合理、指向清晰、内容完整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包括交通导引性标识、交通解读性标识、导引性标识、解读性标识、警示性标识等。实现旅游景区、宾馆酒店、高椰级乡村旅游点多语种标识标牌全覆盖,重点抓好A级旅游景区、椰级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场所的导视系统、标识标牌(外语标识)建设工作。在旅游集散中心、重要道路交叉口、核心旅游景区入口、旅游度假区、风景道等位置设置全域旅游全景图。在标识系统、全域旅游全景图的设计中植入热带海洋元素,形成极具海口特色的旅游标识系统。

完善停车配套系统。重要交通枢纽、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和游客集散重点区域设置生态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同时配套智慧停车系统、充电桩设施、餐饮服务点等。

健全休闲驿站配套体系。沿高速路布局热带海洋风情旅游休闲驿站,提供餐饮补给、加油补给、休闲娱乐等服务;沿旅游风景道、健身步道等设置极具海洋特色的休憩观景驿站、自行车驿站,提供游客停留休闲游憩的场所。

专栏4-5 “1+3+5”自驾车营地格局

1个五星级自驾车营地:假日海滩自驾车营地。
  3个四星级自驾车营地:观澜湖自驾车营地、白沙门公园自驾车营地、东寨港自驾车营地。
  5个三星级自驾车营地:泮边农庄自驾车营地、五源河自驾车营地、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自驾车营地、桂林洋自驾车营地、新坡镇自驾车营地。


(二)提升旅游基础配套

升级旅游厕所体系。升级改造陈旧老化旅游厕所,实现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集散中心厕所全部达标,旅游厕所需配套建设满足老年人、儿童和伤残人需求的专用设施,设立第三卫生间。并对全市旅游厕所进行景观设计,植入热带海洋元素。

强化集散服务体系。强化旅游集散与公共服务的“服务性、网络化、品牌化”提升。加强旅游集散中心智慧运营,推出“一机游海口”微信小程序,整合旅游信息查询、景区电子门票购买、酒店预订、在线参团、自由行线路推荐、旅游投诉等功能,为自助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全新的海口旅游轻应用。同时,在重要交通枢纽以及重点景区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在旅游景区景点设置N个旅游信息咨询站,并推进有条件的旅游特色村配套建设游客服务接待站。

专栏4-6 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海口东站、海口站、新海港码头、江东客运枢纽、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观澜湖旅游度假区、骑楼老街、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等建设旅游服务中心。
        2.旅游信息咨询站:在假日海滩、白沙门公园、五公祠、人民公园等设置N个旅游信息咨询站。

旅游信息咨询站:在假日海滩、白沙门公园、五公祠、人民公园等设置N个旅游信息咨询站。

(三)营造热带海洋风貌

建筑风貌植入海洋文化。结合“山海船帆”等元素进行创造表现,使建筑与热带海洋文化环境共融。在建筑上融入一些海洋科技特色元素,将海洋生物等作为设计元素,体现在建筑外形、结构、墙面设计上。

景观小品丰富海洋元素。对海洋自然风物、民俗文化等进行抽象化、艺术化处理,提取相应特色元素,设计景观小品、装置艺术,布置在主要旅游景区景点、旅游街区及游客集聚区,在自驾车营地、旅游标识、休闲驿站、旅游厕所等设施的风貌设计中充分融入热带海洋元素。

六、科技赋能旅游发展,建设智慧旅游数字时代

(一)提升全域旅游智慧环境

构建全域智慧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智能化服务水平,打造智慧路网、智慧交通、智能公交、智能停车场、智慧景区等。推进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等免费WiFi和4G、5G等网络信息服务全覆盖。

推行智慧示范化旅游试点。以旅游景区等游客集中场所为试点,通过全息投影、VR等新技术手段发展沉浸式旅游产品,提供AR导览服务。以整个城市为试点发展智慧旅游,推动智慧技术在景区、酒店等旅游场所的应用。

(二)强化全域旅游智能管理

统筹构建旅游大数据平台。搭建市区镇联动的旅游大数据平台,实现流量监控和发布,建立旅游消费信息大数据库,提升旅游领域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借助大数据,推动旅游、统计、公安、海关、市场监管、税务、交通、商务等部门统计数据的互联共享。

多方合作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接入海南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旅游公共信息,鼓励和支持旅游机构、景点等合作开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各旅游景区、交通集散地、公共休闲区域和重要旅游节点建立全域旅游监控预警系统。

推动旅游综合管理服务“精致化”发展。搭建“一部手机游海口”平台,打通政企数据互通共享渠道。鼓励景区开展网络预约购票、一键报警、智能停车、多语种伴游、虚拟沉浸式观景游览体验等智慧服务。

(三)升级旅游消费智慧服务

推广智能绿色出行服务。加快智能泊车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适时启动热门商圈、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自动驾驶智能接驳服务。推广智能换电柜应用,搭建智能换电移动服务平台。通过紧急救援、智能换电、便民服务智能微型综合体等打造一站式智慧公路服务门户。

创新数字新零售服务模式。以大型消费场所为试点打造5G购物中心,探索AR/VR一站式试穿体验,开发多语种人工智能购物伴侣。在主要商圈和交通枢纽打造一批便民服务智能微型综合体,搭建消费积分大数据平台。

发展智慧夜游服务。加强夜间经济服务和监管能力建设,优化夜间娱乐设施分布引导、夜间活动在线推送预定、一键求助、夜场人流疏解等服务。

七、加强旅游营销推广,建设海南对外形象窗口

(一)构建旅游品牌体系

推出“时尚之都·阳光海口”口号。统一全市宣传口号和标识,借助品牌更改契机做大营销宣传,加大在央视等高端媒体的宣传力度,构建线路品牌、产业品牌、节庆品牌、内容品牌等品牌体系,设计LOGO、全域广告等。

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旅游品牌。积极加入国家、省旅游整合营销计划,打造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等为国内知名旅游品牌。

持续举办一批节庆活动。把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海口马拉松赛、海口“万春会”、海口仲夏文艺季、府城元宵换花节、海口火山荔枝节等列为全省重大旅游节会活动, 统筹节庆会展管理,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运作模式。

创新策划一批节庆活动。策划举办知名明星演唱会、音乐节等,创新举办海口彩跑节、海口国际行为艺术节、海口网红文化旅游节等新兴节庆。

专栏4-7品牌节庆赛事活

1.持续举办一批节庆活动: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国际旅游岛帆板大奖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口赛段)、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总决赛、海口马拉松赛、海口“万春会”、海口仲夏文艺季、海口国际青年实验艺术节、府城元宵换花节、海口火山荔枝节、中秋市集活动等。
        2.创新策划一批节庆活动:知名明星演唱会、音乐节,海口彩跑节、海口国际行为艺术节、海口网红文化旅游节等。

r/>

(二)创新旅游宣传营销

完善立体营销体系。建设并完善海口市旅游“两微一端一抖”(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客户端、抖音)营销账号,落实抖音账号包装、DOU+推广、抖音开屏广告等工作。

整合线上线下媒体。加强与携程、途牛、同程、驴妈妈等OTA平台合作,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微视等平台积累人气和知名度。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以海口旅游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微电影、音乐创作和拍摄,根据效果和流量给予奖励。通过举办线下营销促销活动、节事活动,结合报纸、广播、电视台媒体等进行营销推广。

拓展境外客源市场。以“空中航线开通到哪里,宣传促销工作做到哪里”为原则开展境外旅游营销。通过海外平台扩大海口旅游国际知名度。继续办好中国(海口)国际入境旅游营销大会,拓展城市联程联盟成员,争取一批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旅行社在海口注册落地并尽快开展旅游业务。充分发挥外事侨务、商务、会展等部门及海外琼籍华人华侨、旅游企业作用,合力宣传海口旅游。

(三)加强区域联合协作。与东盟国家各省市共建“南海旅游经济圈”,海口作为经济圈集核,深化与东盟国家各省市在共同营销、信息共享、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共同规划、开发南海旅游,联合开发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开辟“一程多站”的跨区域邮轮、游船航线,开通更多空中直航或中转联程航班,开通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海运航线等。携手湛江等琼州海峡沿线城市打造琼州海峡旅游带,依托北部湾(中国)旅游推广联盟推广海口旅游。加强“海澄文定”各市县对接合作,推动实现定位互补、错位发展,海口由此带动周边共同发展。海口未来应与“海澄文定”各市县、琼州海峡沿线城市、北部湾(中国)旅游推广联盟城市及东盟国家各省市进行深入对接,加强跨区域联合协作,促进区域营销合作平台建设,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

八、创新需求侧管理,打造营商环境“海口样板”

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建立完善齐抓共管、协调互动的旅游服务管理机制,坚持“在监管中抓服务,在服务中抓监管”理念,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积极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优化旅游市场营商环境,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并探索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需求侧管理创新,通过“探索离岛免税和就地免税相结合、推出消费惠民利民措施”等举措促进旅游消费。

(一)旅游市场监管规范化

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处罚力度。加大对旅游企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强化旅游景区景点安全防范,加强大型游乐设施设备、旅游包车、高风险旅游项目等安全检查,整治风险点隐患;强化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日和首届消博会等重要时段安全监管, 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

建立行政执法、专项整治、综合治理和日常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动态监测网络文化、在线旅游市场等领域;加强现场巡查人员密集或流动量大的场所;针对营业性演出票务、不合理低价游等问题实施源头治理。

建立市场监管联动机制。联动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应急局和区旅文局等建立市场监管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提升监管实效。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承诺即入制、权限内“证照分离”改革,并实施“零跑腿”“容缺受理”等改革措施,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

(二)旅游市场监管智慧化

平台管理高效智能化。平台下设海口市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中心、应急指挥平台,实时监控全市接待游客实时分布情况、景区接待游客实时情况、旅游团队游客数量分布情况、旅游投诉情况、旅游厕所建设情况等。

线上线下旅游监管一体化。平台监测各类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业务等扰乱旅游市场的违规违法行为,将监测结果实时传输至监管平台,并及时转办市综合执法局处理。

突发事件应对信息化。实时监控重点景区、重大活动、节假日期间游客热力聚集区,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游客遇到紧急情况时可通过移动端APP、微信、应急指挥终端等报警,并实现与旅游主管部门、景区现场实时互动。

(三)旅游招商措施多元化

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将重点旅游招商项目纳入省部门招商项目库,建立海口招商工作与省级招商平台的紧密联系,并通过“走出去”推介,加强与其它城市沟通联系。

策划举办招商推介会。举办“海口市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邀请文旅投资、产业运营等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协会机构、政府部门代表及新闻媒体参会,并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开展对接云端远程会议。

建立市场化招商机制。加强与专业招商中介、咨询公司、行业协会、商会、产业园运营商等合作。

(四)旅游消费刺激常态化

探索离岛和就地免税结合。探索自贸港背景下离岛免税和就地免税消费结合,各免税企业不断丰富产品、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加快出台就地免税商品正面清单,允许就地免税消费,就地免税商品应侧重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日用百货类商品。

推出消费惠民利民措施。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落实景区门票减免、免费开放日等政策。推出“阳光海口”全域旅游一卡通,开展“阳光海口任你游”推广促销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发行旅游联名银行卡,推出特惠商户、特定景区门票、特定旅游项目等持卡优惠折扣活动。

多方合作推出引客新举措。邀请市旅行社协会、市内各旅行社踩线,共同设计旅游产品,开拓旅游精品线路。

签订旅游合作联盟协议。与三亚市、“海澄文定”四市县达成旅游合作联盟,通过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统一线路统一营销宣传等,推动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实施旅游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五章  保障体系


一、加强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市级相关部门协调指导、区政府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旅游规划建设、市场监管、宣传营销等工作。适时设立旅游业推广局,推进旅游业议会机制,完善行业自律,促进海口旅游业健康发展。

二是成立旅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议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负责人的综合决策机制——海口市旅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研究决策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及旅游景区、文旅产业集群、旅游产业园区、旅游新业态等招商引资、规划建设等事项。

三是推进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旅游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支持规模以上旅游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鼓励文化旅游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和资源整合,组建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旅游集团。完善旅游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和系统性风险防范,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配套措施,有针对性防范化解贸易、投资、金融、数据流动、生态和公共卫生等领域重大风险。

二、完善政策保障

一是继续用好海南自贸港建设优惠政策。落地实施部分进口商品“零关税”政策,推动“一负三正”清单落地见效。用足用好免税购物政策,形成日用消费品免税、离境退税、离岛免税3类免税购物并存,落实个人及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政策落地实施路径,打造江东新区、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国家高新区、复兴城产业园为承接自贸港政策落地见效的窗口。

二是出台一系列扶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出台《海口市游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及更加开放的船舶航空运输、航空补贴、旅游人才引进、文旅企业扶持、促进旅游消费、引导旅游新产品开发、主题演艺产品培育等政策。出台《海口市支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用地政策》《旅游营销奖励办法》等。出台旅游发展援助计划,鼓励旅游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支持旅游企业转型发展,支持开发创新旅游产品等,推出“优质旅游服务”计划。

三、加强环境保护 

一是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原则,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旅游项目建设及实施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合理测算环境容量、规划旅游线路、限定游览范围,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噪声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均达到相关标准,避免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掠夺性利用。

二是强化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海口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暨“三线一单”文本》将海口市陆域划分为59个优先保护单元、56个重点管控单元、13个一般管控单元,将近岸海域划分为5个优先保护单元、10个重点管控单元、7个一般管控单元,规划应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根据《海口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暨“三线一单”文本》和本规划内容关系,本规划内容属于涉及公益、民生和生态保护的基础设施,可严格按照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选址和规模等进行建设,并在建设工程结束后对造成影响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符合海口市“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无禁止或限制内容。

三是合理进行建设项目选址。项目选址应避开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避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海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森林公园核心景观区等,禁止在以上区域内布置任何设施。如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其他区域或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应开展项目选址比选、优化工程布置和实施专项论证。对环保要求高的重大建设项目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多方评估论证和方案比选,科学论证项目选址,编制必要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积极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的生态保护,大力实施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旅文等部门应认真履职,积极配合,加强监管,强化“三线一单”制度在生态、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环保督察等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加强文旅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防止出现为发展文旅经济毁坏海洋、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地等现象。加强对游客旅游活动的管理与引导,在旅游活动中多采用电动汽车、电动船等绿色环保设施。

四、加强资金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一套政府投资与退出机制。

二是增加旅游专项财政投入。市级财政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各区整合财政资金与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融合使用。

三是拓宽文旅产业资金渠道。探索设立文旅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旅产业,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及增加财政投入等方式鼓励省内外文旅企业参与。

四是强化民营资本。放宽文旅行业准入标准,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或通过发行短期债券等方式融资,商业性开发景区可开办依托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质押贷款业务。

五、推动人才培育 

一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饭店星级检查员、A级景区管理人员、导游、饭店服务员等文旅行业从业人员及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的业务培训。支持旅游企业申报国家级旅游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培育海口本土人才。积极引进智慧旅游、文旅创新、文旅开发、乡村旅游等方面人才,或采取异地人才合作的方式。加强对旅游战略研究人才、旅游市场研究人才、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人才、景区开发与管理人才、旅文创新人才、特级导游、酒店餐饮特级培训师等人才的引进聘用,对新引进人才给予补助资金、落户等优惠政策。培育国际化旅游人才,允许境外人员在海口报考导游员资格证(中文)、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证,引进境外服务人员,提高本地服务人员外语水平。以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窗口单位作为外语学习的重点,加强对公民外语学习活动的指引,争取实现40周岁以下公务员能进行基本外语交流,国际语言环境得到优化。

二是建立全市文旅人才专家库。吸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文旅企业知名专家学者、首席工程师等组建文旅人才专家库。构建海口市文旅智库,邀请专家参与规划评审、政策研讨、旅游营销等,并利用专家影响力扩大海口旅游知名度。


附件:旅游业“十四五”重点项目计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发展思路

1

骑楼历史文化街区

扩大骑楼老街区域,将骑楼老街从水巷口—振东街段扩建至振东街全段,延伸打造都市“老城细品”系列产品,打造海口滨海城市历史文化核心体验区。“十四五”期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推介正在修复或已经修复的骑楼历史建筑和老字号

2

国际免税城

加速推进国际免税城建设,包括6个地块,以免税为核心,涵盖有税零售、文化娱乐、商务办公、餐饮住宿等多元素的复合型旅游零售综合体,打造海南海口自贸港标志性城市名片及商业新标杆

3

五源河片区

加强五源河体育馆(二期)、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五源河沿线乡村的建设改造,加强景区之间的联动作用

4

观澜湖旅游度假区

以冯小刚电影公社景区和新城为核心,争取“十四五”期间创建国家AAAAA 级景区,打造以商业娱乐、电影文化、电影主题旅游胜地、免税、购物、休闲、康养、体育、文创、时尚、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时尚康养度假旅游区

5

观澜湖体育健康

特色小镇

依托观澜湖天然温泉、高端运动配套、高端度假酒店等优势资源,结合国家体育小镇示范性试点建设等需要,重点围绕运动疗养、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养生养老、心理治疗、康复疗养等健康旅游特色服务领城,打造集综合旅游产业聚合功能、体育运动训练和体验功能、健康养生休闲功能、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功能、体育文化交流功能等为一体的中国最大规模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依托国家足球训练基地、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国家沙滩排球训练基地以及国家奥运项目冬训基地建设,结合海南环岛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推动运动康复、康体中医理疗等项目发展,加快建设运动医学中心,打造国家运动康复基地

6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海口园区

坚持“保护优先”的旅游开发原则,着重推进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

7

长影环球100奇幻

乐园

增建特色主题酒店,完成一期二期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打造超大型国家级国际化电影产业园区、世界级电影娱乐王国、国家级电影产业集群项目

8

海南热带野生

动植物园

扩大动植物园规模,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开创中国首家沉浸式野生动物王国全新体验,通过新建“一院、两园、三区、四群落、五场馆、六中心”,打造集热带观赏、旅游康养、科普教育、演艺娱乐、文化创意、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热带森林公园对外展示窗口、国际一流的热带生态旅游消费中心目的地

9

桂林洋国家热带

农业公园

推进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提升建设,立足热带农业资源禀赋,做大做强研学旅游,游客可对热带作物进行体验式学习,力争“十四五”期间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10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

有序开展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持续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充分利用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三江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带动江东新区十四座乡村主题公园建设。

11

红旗花卉风情小镇

依托红旗镇睡莲种植基地,延伸观光、采摘、生态饮食、休闲农庄、植物元素提取加工等产业链,打造以花卉产业为支撑、世界华人华侨交流中心等为平台的花卉特色风情小镇

12

迈雅滨河商务区

结合迈雅滨河商务区城市CBD、城市公园打造城市地标旅游区

13

江东文体娱乐中心

结合江东新区体育旅游主题公园,打造城市文化、体育、娱乐聚集区

14

全球精品消费展示

中心

结合美兰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全球精品消费展示中心,打造“会展+”“现代贸易+”“商务商业+”等旅游相关产业

15

江东田园

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水稻+瓜菜”和“水稻+地瓜”,设置农田体验项目、稻田景观、稻草人艺术作品、手绘墙画、科普宣传栏等,建设集农耕体验、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稻文化主题乡村旅游点

16

烈楼港主题文化

公园

在五源河出海口至镇海村正北面海岸线陆域200米范围内建设烈楼港文化主题公园,立“汉军渡海登处”标志,立路博德、杨仆像,建文化长廊介绍相关海南的历史文化

17

白沙津主题文化

公园

将白沙坊公园改造为白沙津主题文化公园,立王光祖及赵与珞、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五义士像,建文化长廊介绍白沙津

18

海口港主题文化

公园

将人民桥南两边公园改造成海口港主题文化公园,建文化长廊详细介绍海口浦、海口港、海口所城及海口市的由来

19

岭脚农场

打造涵盖现代有机高效农业、康养、红色文化等的特色旅游项目,包括农光互补、生物合成、现代高效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新农业;聚焦抗衰、妇幼保健、睡眠治疗等打造养老、养心业态;对接国际,策划举办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娱乐活动;结合周边冯白驹故居等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

20

演丰湿地健康小镇

依托以“湿地”为主题特色的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演丰镇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将健康理念融入湿地生态,打造以湿地生态旅游与休闲养生深度融合的湿地旅游健康小镇

21

石山石斛仙草康养小镇

依托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推进地质公园与中国传统医药学、养生学高度融合,打造“山旅度假·村居康养”的康养小镇

22

龙泉冷泉康养小镇

以“泉”为主题的冷泉旅游度假区,依托天然矿泉资源、高端度假酒店等,结合中医特色打造特色康养度假的水疗旅游度假区

23

云龙“南国威尼斯”休闲康养小镇

以“江”为主题的南渡江水文化休闲康养小镇,繁华都市的世外桃源,原生态诗意居所,打造健身、体检、中医理疗、养生与水文化融合的生态休闲康养小镇

24

沉香康养特色小镇

引导扶持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高标准沉香特色小镇,将沉香文化、科技、养生、产品与旅游有机融合,带动沉香观光游和沉香健康养生发展

25

狮子岭康养小镇

主要建设医养与生态修复特色小镇,打造以血液透析中心、医学养老中心、国际医院、月子中心、医学培训中心、医学康复中心等特色康养机构


相关文档:视频解读《海口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相关文档:关于《海口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解读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联系电话:0898-68725355
咨询投诉热线:0898-12345   网站服务、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23592
琼ICP备19003153号-1 琼公网安备 460105020003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7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门户网站,
进入非政府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