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要闻动态-> 文化资讯
“百馆出圈记”第5期:越来越“City”的海南非遗,玩出“新”“国”“潮”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作者:潘路 华略智库文商旅研究院研究经理  时间:2025-04-19 07:50
 

文商旅体娱场馆是文明传承的生动载体,也是激发灵感的重要源泉,在推动城市发展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华略智库文商旅研究院推出“百馆出圈记”,将通过实地实景走进百家文商旅体娱的特色场馆和设施,带大家领略它们的魅力所在。探馆第五站选在了“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这里,传统与创新交织,历史与时尚对话,带您感受非遗在现代都市中的全新演绎。

题  记

作为华略智库旗下文商旅体方向的专业研究团队,我院注重发挥专业垂直优势,聚焦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事业产业高质量协同,深入研究文商旅体娱市场产品供需、消费提质扩容、业态转型创新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和新场景。

工作的原因,我们经常行走多地开展调查研究,繁忙之余,“探馆”成为大家休憩身心、调整节奏的重要方式。于是,便有了“百馆出圈记”的起意和筹划。在接下来的一系列访谈中,我们会持续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实地实景走进百家文商旅体娱的特色场馆和设施,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纪念馆,以及各类体育运动场馆等,一个也不会少。

通过深访“百馆”的执牛耳者、形象代言、“泡馆”达人、打卡者等,从发展理念、管理模式、运营策略、场景策划、活动组织、业态创新、团队打造、品牌形象等多个维度,抓取最鲜活生动的实践样本,建立一个“百馆”大拼的案例库,从而贯通跨界、跨域、跨业的馆际链接,持续输出关涉“投融建管营”全生命周期的有效信息、有质思考和有益经验。

本站,我们来到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老街,走进创新创意感十足的“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对话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会会长、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主理人黄垚森。

非遗觉醒计划:从远观到近触,人人皆为非遗传承者

华略智库文商旅研究院(以下简称华略):请您介绍海南非遗艺术馆的基本情况、定位目标和运营模式等。

黄垚森会长:海南非遗艺术馆坐落于海口骑楼老街,是一座致力于传播非遗文化的活态展馆,是一个温情、无界、流动、具有生命力的场所,也是一个面向未来、充满创新的无限空间。展馆突破传统展陈形式、打破门类界限,通过“一个主题展览+四个文化空间+非遗互动体验”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文化与时尚、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非遗传播理念。

图: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  来源: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

非遗艺术馆共有三层。

一楼为多元化陈列、多功能会客厅,以“非遗咖啡+艺术超市+快闪展览区+阶梯会客厅”4大区域打造创新多元化空间。其中,非遗主题咖啡采用富有海南特色的“黎陶煮咖”;艺术超市主打潮酷产品展示互动;快闪展览区不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快闪展览;阶梯会客厅提供各类文化沙龙、专题讲座、企业培训等服务。

图: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展馆一楼  来源:“海口旅游”官方微信

二楼为非遗主题展览和共享教室,由主展示区与共享教室构成。主展示区现为“时间匠人”非遗主题展览,主要展示黎锦、黎陶、灰塑、八音、椰雕、琼剧等海南代表性非遗,展品均由非遗企业与传承人提供;共享教室作为非遗手作区域和“非遗夜校”活动区域,提供非遗传统工艺产品制作和教学性质互动体验活动空间。

图: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展馆二楼  来源:“海口旅游”官方微信

天台由“上房揭瓦”休闲落客区与多功能平台构成,可为游客提供喝茶小聚、街景欣赏、换装拍照等活动。

图: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展馆天台  来源:“海口旅游”官方微信

我是一名返琼创业青年,非遗板块属于我的创业项目体系中比较小的一块,我想用情怀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海南传统文化。平时,通过海口市非遗协会组织的一系列调研活动,有机会与海南第一代、第二代等非遗传承人沟通交流。调研发现,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非遗传承观念因循守旧、非遗产品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

大部分第一代非遗传承人仍在务农,高龄化现象较为严重,相比较参加非遗展演等活动,更愿意踏踏实实处理农务;由于社会地位和收入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代非遗传承人认为传统技艺难以解决生计问题,不愿意接受传承且作为主业。交谈过程中,我注意到村民家中有许多竹篮等非遗技艺老物件,基本属于卖完一件少一件的“孤品”,通过协商把这些民间的非遗传统工艺品放到展馆一楼“艺术超市”区域展售。此举吸引了海南本地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的加入。

非遗产业化方面,首先联想到的是标准化、规模化、扩张和复制等,不少非遗传承人对此比较排斥。实际上,在不失掉其本真性的前提下,应该鼓励非遗项目走向市场,为非遗传承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也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感知它、接受它。

海南非遗另外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来源不足,多数非遗项目缺乏足够的经济来源和商业价值,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民间资金介入全省“非遗”保护传承领域几乎为空白,非遗自身难以实现“自我造血”,导致许多非遗项目的资金来源往往不稳定且有限。

下一步,我考虑在四个方面探索尝试:

一是联合成立非遗传承发展基金,设立类似慈善机构的官方组织,吸引社会各界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每一笔资金用于对非遗传人和项目开展资助、抢救、保护、开发,促进非遗项目和传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是建立非遗发展数据库,在全省范围内,健全非遗项目库和非遗人才库,开展非遗项目的文本资料、图片与影像资料、音频与视频资料、传承人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并进行数据归档与记录,建立完善非遗项目数据体系。

三是开展非遗传承培训,我发现几个痛点,比如传承人会做不会说,存在不会讲普通话或讲不好普通话的问题;非遗技艺亟需梳理,探索“第一代传承人顾问制+第二代传承人创新活态制”的培训模式。

四是非遗技艺进校园,去年,我馆在海口市外滩幼儿园、海口市第25、第26小学等开展非遗技艺进校园活动,非遗传承人现场讲授草编、藤竹编和椰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制作技艺和特征,手把手教授孩子们草编和藤竹编的技艺,演示“压一挑一”“挑二压二”等简单的编织手法。通过此类活动,让非遗技艺与美育、德育充分结合,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荣誉感。

图:“邀你千编万化 非遗进校园活动”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  来源: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


非遗跨界计划:“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助力海南非遗“破圈”“走红”

华略:请您谈谈海南非遗艺术馆与骑楼景区、展馆、店铺、商家、餐饮、酒店、品牌的合作、交流、策划。

黄垚森会长:相比于政府出资建设运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我馆突破界限、追求创新,把“市场化”“有意思”作为展馆的运营理念。我认为好的非遗产品应该走出音视频、走出图片、走出文献书本,突出“跟非遗玩一玩”的互动理念,将非遗传承以更广泛的传播、更灵活的手段积极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与时代同进步,非遗才能“年轻态”。

有别于其他行业,非遗最重要的特点是可以链接所有行业,不脱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我所在的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会是海口市旅游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联合会的成员之一,该联合会共有海口酒店协会、海口旅游景区协会、海口市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海南省会议及奖励旅游行业协会等34家会员单位,非遗协会是当中规模最小的,但非遗拥有广泛的市场空间和融合领域,比如“非遗+酒店”“非遗+餐饮”“非遗+景区”“非遗+家电”“非遗+保险”“非遗+直播”“非遗+游戏”“非遗+研学”等。

近年来,从地方层面到国家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愈加受到重视。非遗是“活”的,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原生态文化遗产。比如海南的“海南粉烹饪技艺”“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兴隆咖啡焙炒技艺”等,但我们很少了解“非遗文化”的真正内涵,没有充分利用“非遗”的内容价值。我希望用非遗赋能更多载体,获得更多外界的帮助和支持,让非遗产品被更多消费者了解和喜爱,不断提升社会层面对于非遗的认知和理解。

去年12月2日,由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主办、海南非遗艺术馆承办的首届海口非遗艺术造物节在海口骑楼老街开幕。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领导和专家指出,对待非遗工作,只有‘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其内生动力,焕发新的生命力。非遗离我们并不遥远,要走进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图:海南非遗艺术馆的开馆仪式暨海口首届非遗艺术造物节开幕式  来源:“海口旅游”官方微信

本届非遗造物艺术节以更具艺术感的形式表达非遗的传承故事、传承理念、技艺展示,打造“非遗艺术打卡装置+非遗进校园成果展+非遗造物艺术集市”的骑楼Walk艺术节展,向大众展示海南椰雕、海南八音器乐、琼剧等具有海南味儿十足的传统非遗项目,创新推出“海南非遗舞狮+电音DJ”表演,融合海南传统艺术与年轻人的喜好,为非遗技艺传承输入新的血液,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现场直播曝光量超过5.2万、直播间人数超过2.8万、当日进馆人次超过了3000人。

今年6月,正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主办,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会承办的海口金贸文华菜市场非遗生活周开幕,为市民游客呈现“菜市场非遗艺术展”“非遗传承人絮叨会”“大学生毕业设计快闪展”“生活技艺大比拼”“端午民俗特别活动”等七大板块活动,展示符氏花生油、海垦热作、滋游记、尚南堂、果唊、琼A精酿、椰格格、骑楼咖啡等各类海南非遗。

这是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被搬进菜市场进行展示宣传。作为90后我认为,文化输出和文化产品可以与许多领域进行跨界融合,让更多的非遗融入市井生活中。期待非遗走出博物馆和书本,走进寻常大众的生活。同时也传递一个声音,年轻人也可以玩非遗,非遗也可以玩得很年轻、很时尚、很潮流。

图:海口金贸文华菜市场非遗生活周  来源:“海口旅游”官方微信

作为一个海南人,我热爱海南文化,我与我的团队想要用最潮流的方式讲述海南非遗传承故事,让海南非遗离大家更近一步。

非遗共鸣计划:解锁社交新密码,非遗艺术定义潮流新趋势

华略:请您谈谈海南非遗艺术馆在非遗活化、非遗文创化、非遗国潮化方面的探索、效果、具体案例。

黄垚森会长:非遗给人的印象总是古老而传统,尤其是大众对海南的第一印象就是“椰风海韵”。除自然风景外,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海南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

目前,我省建立了国家、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截至2024年,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103项,市县级以上非遗项目398项。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7人,市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83人。

以椰雕为例,椰雕是以椰壳、椰棕、椰木为原料,通常雕刻成椰碗、冰箱贴、拼贴工艺画等实用产品和造型艺术品,具备可塑性强、地域特色明显、价格亲民、可产业化等特征。今年春节期间,我馆的椰雕产品火爆热销,甚至占到全馆非遗文创产品销售额的1/5,一度成为海南旅游特色“伴手礼”。更多的非遗文创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顺应了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爱玩爱分享的需求,拉满人们的情绪价值。

图:海南非遗文创产品 “椰格格”非遗椰雕文创,来源: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

现在越来越多人传承和传播非遗,95后、00后成为生力军,当“华流”成为“顶流”,更多年轻人开始成为手工匠人和非遗技艺的新“粉丝”。大家对非遗的喜爱并非浅尝辄止,也愿意“把玩”,特别是当非遗与短视频平台碰撞后,更是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非遗文化逐渐成为Z世代重要的“社交符号”。

我馆围绕藤竹编、竹编扇、扎染、乐东剪纸、线香、烧箔画、簪花等20多项非遗品类,位于艺术馆二楼的YiYo非遗手作工坊专门开办了“非遗夜校”,包括掐丝珐琅、扎染、螺钿、椰雕等二十多项非遗技艺主题课程。与乐器、运动等常规大课不同,非遗技艺手工制作环节多、流程繁复,决定了非遗课程的周期不宜过长、规模不宜过大,更多以体验为主。除传承非遗以外,我们希望为女性群体,尤其是为家庭主妇提供一个学习技能的平台,大家在夜校可以结交三五好友,拓展社交圈,为自己建造一座“精神后花园”。

图: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夜校  来源: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

“非遗夜校”用低成本换来一种生活方式,承载着年轻人对生活的期望和态度,也让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同时帮助非遗传承人寻找“接班人”。

欢迎读者朋友们到海南,到“YIYÓ 海南非遗艺术馆”做客。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声明:本站所转载内容,如有涉及肖像、著作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联系电话:0898-68725355
咨询投诉热线:0898-12345   网站服务、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23592
琼ICP备19003153号-1 琼公网安备 460105020003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7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网站,
进入非政府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