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要闻动态-> 文化资讯
“雕”地域元素“塑”本土文化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吴雨倩  时间:2023-09-12 10:00
 

原标题:我省青年雕塑艺术家夏湘宸的“雕塑人生”

“雕”地域元素“塑”本土文化

以3D技术呈现的作品《鲸跃沧海》。

夏湘宸与他创作的作品《东坡与姜唐佐》。

夏湘宸作品《游向深蓝》。(本版图片均为夏湘宸提供)

“曾有一位定居海南的俄罗斯艺术家看了我的新作《东坡笠屐像》后,潸然泪下,他说他看到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苦难……”我省知名青年雕塑艺术家夏湘宸说,这正是他当初在创作这件作品时的想法,很高兴能与观者找到共鸣。

多年来,作为海南万宁人的夏湘宸把自己对家乡海南的深情倾注在雕刻作品上,默默地用雕刻在海南这片热土上塑造自己的艺术人生,他的艺术创作题材多以海南黎族和海洋元素为主,雕塑手法新颖,人物栩栩如生,并将民族性、艺术性相互融合,为观者呈现了一次又一次多维感官体验。

A 山海主题,颂扬海南独特艺术元素

今年3月至5月,为期两个月的主题为“山海之舞”夏湘宸雕塑艺术展在悦溪别墅的弘一艺术馆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爱好者。这个雕塑展非常有特点,主要作品放置在展览厅,室外草坪也放有比真人高的塑像,围绕观赏的市民游客低声细语,似乎生怕惊醒这些空灵的人像。

此次展出的精品佳作中,作品《黎风》系列曾获得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族百花奖铜奖;《游向深蓝》入选丝路新语——博鳌国际雕塑展;五公祠内立着的《东坡笠屐像》;海南澄迈姜唐佐故居前永久屹立的《东坡与姜唐佐》……

作为夏湘宸的第一次正式的个人展览,业界人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此次展览的作品大多以海南省本土文化为题材,为海岛风光和黎苗风情增添别样的风采,同时在创作形式和内容的呈现上,有一定的学术高度。这些雕塑作品通过海南独特的区位特性,使“山海之舞”展览呈现出东西方艺术深度融合的独特风景,彰显海南文化风貌,向公众呈现了海南独特的民族文化。弘一艺术馆馆主焦涌表示,夏湘宸在建构自己的当代艺术体系过程中,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自身的文化底蕴,又在不断创新中寻找与西方文化交流对话的艺术语言,这也给国际化浪潮中的海南呈现出更多的“东方意境”。

“在夏湘宸的作品中,除了能欣赏出他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展现之外,更能感受到他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马良说,在夏湘宸多年来雕塑艺术追求道路上,“海南黎族”“海洋”这两个突出的元素,是其不断创作的主题,伴随着阅历的增长和经验的老到,夏湘宸呈现出来的雕塑艺术作品,内涵不断深化,意蕴更为浓厚。

夏湘宸表示,山海是具备海南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既有“黎苗文化”,又有“海洋文化”,还有“东坡文化”,一个“山”,一个“海”,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之源。他的作品主要以黎苗风情文化和海洋文化为主线,一方面,山作为海南黎苗文化的载体,孕育出许多鲜明的特色民族文化,黎族苗族系列作品以海南特有文化符号作为创作元素,凸显海南地域性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海洋系列作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观”和“和文化”的思想精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创作上给予他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

“山海是我近年创作的两大主题,通过雕塑的艺术性语言,将其生命力爆发的瞬间定格在我的作品里。人们说艺术语言都以具象见长,但具象之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主题中的舞既是对文化生命寄予生生不息的美好祝愿,也给人们一种正能、前瞻的艺术探索和追求。”夏湘宸说。

B 创新技术,拓展雕塑更多可能性

日前,在由海口市委宣传部、绵阳市委宣传部指导,海口市文联、绵阳市文联、海口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5周年“魅力城市·和美乡村”——海口·绵阳两地优秀美术作品展上,夏湘宸创作的一件名为《鲸跃沧海》的作品受到了不少观众的青睐。

夏湘宸告诉记者,《鲸跃沧海》的创作想法来源于保护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理念,鲸鱼欢快地在海面上跳跃,掀起海面波澜,画面和谐生动。“这是我今年创作的海洋系列作品之一,也是首次以3D技术呈现的实验性作品,在艺术呈现上注重韵律与节奏,遵循道法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和谐状态。”他说。

3D雕塑技术打印是夏湘宸近年来不断尝试创作的新形式,3D打印技术的加入丰富了雕塑艺术创作的手段和材料。“随着3D打印行业的不断发展,后处理工艺不断成熟,使得直接3D打印雕塑成为可能。”他说。同时他也认为,3D雕塑打印在技术成熟性和完整性来说,虽可以通过打印实现一体成型,替代了传统人工铸模翻制的繁琐工艺步骤,但从材料而言,坚硬程度欠缺,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鲸跃沧海》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鲸’和‘海’之间的连接处,还可以过渡得更加自然,衔接得更为恰到好处。另外,整体的触感还可以更加顺滑,沉陷的表情也还能再自然一些。”对于自己的作品,夏湘宸总是认为还有不断进步的空间。

近些年,夏湘宸参与海南东坡文化研究活动,对苏东坡先生的品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雕塑这门艺术为“苏东坡先生”铸像,他分别创作了《东坡笠屐像》《东坡与姜唐佐》《东坡黎衣冠》等作品。“目前,我正着手于创作更多的东坡题材的雕塑作品。”

雕塑是有灵魂的,它们不仅仅是块面、造型,更是艺术家的人格呈现、艺格呈现。比如夏湘宸作品《东坡笠屐像》,东坡先生右手拄杖,左手握书,悠悠前行,以具象见长,创作语言独具一格,生动再现了大文豪苏东坡在海南的神韵,刻画出其坚韧的精神与情感,传神地表达出苏东坡豁达乐观,面对人生坎坷云淡风轻的气质,跃然雕像。夏湘宸透露,目前已经着手制作3D打印版的《东坡笠屐像》,但细节处还需打磨和提升。

未来除了钻研3D打印技术外,挖掘东坡文化内涵是夏湘宸一直追求的艺术道路,他希望有机会将创作成果展现出来,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弘扬东坡精神。

C 紧贴生活,为艺术创作注入“琼浆”

多年来,夏湘宸一直在执着追求和呈现海南地域文化的雕塑创作。早在2019年,夏湘宸的两组“黎风”雕塑作品斩获铜奖,实现了海南省雕塑艺术在我国“民族百花奖”零的突破。其中,《黎风系列之一:起舞》表现了黎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实现传统舞蹈和雕塑艺术的有机结合,雕塑手法新颖,人物栩栩如生;《黎风系列之二:竹竿舞》表现的是黎族青年男女恋爱时欢歌起舞的情景,男青年手握黎族特有的乐器“灼巴”演奏起舞与黎族女青年敏捷优美舞姿相呼应,向观者传递内心的喜悦和爱的真谛。

“南北雕塑联展”已经开展了九年,夏湘宸每年都精心准备作品参展,他的身影也频繁出现在各类艺术活动中。在夏湘宸身上,有着海南人执着的特点,狂热的艺术追求,不遗余力地在赛程奔跑,让自己处于满格的创作状态。“保持高度旺盛的艺术创作状态,能让自己的艺术生命得到延续和升华。”他用深情塑造和展示了融合中西、古今思想的多元视角中的琼州文化、海洋文化、黎苗文化等,如《集结号》《黎族起舞》《黎母出世》《儋耳情韵》《黎风和鸣》《黎族竹竿舞》《游向深蓝》《海的女儿》《儋州调声》等佳作,精彩地呈现了海南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和海洋文化。

谈及多年来的创作感悟,夏湘宸表示,从生活中寻求真切可感的题材,但创作不是再现生活,是把具备地域特色的海南本土文化风貌,用贴切、明确及融于生命个性的形式来传达观念、表达情感,呈现在大众视野中。他认为,黎苗风情文化和海洋文化是海南文化名片不可或缺的元素。“当下,海南越来越多的雕塑艺术家正在深耕于本土文化,并积极地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如陈学博的《一带一路》、马秋月的《乘风劈浪——海南》、张睿和王立的《起航》等,以海南特有文化符号作为创作元素,注以海南地域特色艺术创作形式筑梦新时代,以雕塑创作的独特媒介塑造海南自由贸易港这张靓丽名片。”

 
 
 
 
声明:本站所转载内容,如有涉及肖像、著作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开发维护:海口阳光旅游信息与文化传播中心
政府服务:0898-12345  联系电话:0898-68725355 网站服务、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23592
琼ICP备19003153号-1 琼公网安备 460105020003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7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门户网站,
进入非政府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