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旅游资讯
农文旅深度融合 乡村游美丽“出圈”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赵汶 邝晓霞 陈钰婷 陈丽园  时间:2024-05-09 10:18
 

原标题:海口盘活乡村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供给

农文旅深度融合 乡村游美丽“出圈”

市民游客在琼山区红旗镇边洋村三角梅共享农庄拍照打卡。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4月28日,市民游客在秀英区东山镇东溪村委会床边村的稻田茶舍休闲观光。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5月3日,位于琼山区龙塘镇国仓村的“蛇桥”露出水面,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慕名前来一睹风采。

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如今的北港村,每逢节假日都会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赶海。本报记者 杨鹤 摄

今年“五一”假期,位于琼山区云美-云定路上的云阁村委会办内村、龙进村,凭借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和花卉特色产业,迎来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

近年来,海口盘活乡村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推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同时,通过打造和美乡村风景线、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推动乡村旅游客流量变经济增量。目前,全市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全国旅游重点村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星级美丽乡村54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17个、椰级乡村旅游点23家、海南省旅游小镇2个、海南共享农庄10家、省级乡村民宿16家。

挖掘历史文化 乡村资源添底色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则为乡村旅游增添了底色。

近年来,海口积极推动和美乡村建设,通过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鼓励引导广大村庄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业态,深入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多个乡村旅游点走红,成为市民游客周末近郊游的好去处。

近日,记者走进琼山区龙塘镇国仓村。美味河边,一泓碧水映衬着湛蓝的天空,古朴的“蛇桥”从岸边蜿蜒伸向了一望无际的稻田。据了解,“蛇桥”是明朝时期为兴修水利而建,主要材料为火山石,每年1月至端午节期间,因水位降低,“蛇桥”就会浮出水面。多年来“蛇桥”与乡野的自然风光互相映衬,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省内外游客的目光。

烽火瞭望台、古漫道、农会亭、冯公庙、麦氏祠堂……走进龙华区新坡镇红色革命村庄仁里村委会仁台村,红色文化遗址随处可见。日前,“传承红色文化建设和美乡村——英雄仁台主题绘画和雕塑大赛颁奖仪式”在此举办。“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此类大赛,将仁台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市民游客。”龙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秀英区长流镇堂善村深入挖掘、保护、传承、用好红色资源,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构建王海萍烈士纪念馆、王海萍故居、王海萍烈士陵园三位一体的新时代红色主题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故事,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我们以王海萍烈士纪念馆为核心,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堂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凡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当前海口市推出了9条富有乡村景观特色、条件成熟、广受游客欢迎的乡村精品景点线路,和美乡村串点、连线、成带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打造特色产业 乡村流量变“留量”

推动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必须牵住特色产业这个“牛鼻子”。

近年来,海口积极鼓励支持广大村庄发展民宿、休闲露营等特色产业,持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推动乡村旅游客流量变“留量”。

“生蚝是我们山尾村的特色,每一个都肥美多汁。”“别看沙虫长得不好看,但味道十分鲜美。”……5月7日中午,在美兰区演丰镇山尾村,“连理枝”渔家乐老板黄阳正在餐厅里忙着招呼客人。2017年,黄阳开办了山尾村第一家民宿。结合当地渔家文化元素,他不仅用心进行了装饰装修,还推出了赶海、观光车等配套体验服务,深受游客喜爱。

今年春节假期,“连理枝”民宿入住率达90%,同比增长一倍左右。作为山尾村的致富带头人,黄阳还积极发动村民“入伙”民宿产业,主动帮助有意愿的村民改造民房,带领大家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如今,山尾村已有18户村民主动将自家闲置民房改造成风情民宿,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这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市民游客。

位于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委会边洋村的海口三角梅共享农庄,不仅有各种品种的三角梅供人欣赏,还加入了特色餐饮、露营、花园房车、全民健身舞厅等新业态。“3月份以来订单不断,一天最多接待了300人。”海口三角梅共享农庄总经理吴清义说。

依托特色产业,秀英区永兴镇古村落儒张村也迎来发展新机遇。近年来,儒张村通过农旅融合,利用古村民宿、特色餐饮、荔枝采摘等优势,开展“生态休闲+乡村观光+荔枝采摘+文化体验”,推动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同时还引进海南邑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青崖旅游公司打造沐心石屋民宿和红云泉舍民宿。“村里环境很好,民宿也很有特色,我们住得很舒服。”今年“五一”假期,前来儒张村游玩的吕女士对沐心石屋民宿赞赏有加。

推动跨界融合 乡村玩出“新花样”

如何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让乡村旅游客流量变成经济增量?

近年来,海口市很多村庄通过招引企业开展跨界融合、活化利用历史文化等举措,推动乡村旅游场景焕新,让广大市民游客在乡村玩出“新花样”。

5月7日,记者漫步龙华区龙桥镇昌学村,只见古色古香的火山石传统民居、鲜花院落与楼房外墙极具个性的彩绘、充满趣味的雕塑等动漫元素相映成趣。近年来,昌学村积极打造动漫产业,吸引一批动漫企业落户。同时,通过“物业进乡村”,让百年古村焕发新生。

“引进动漫企业后,常年空置的民宅得到有效利用,村民通过出租获得稳定收入,同时还吸引了不少在外的村民回村开起餐厅、水吧等,吃上了旅游饭。”挺丰村党总支部组织委员、昌学物业公司总经理林美良介绍,昌学物业公司通过整合村中闲置房屋开展租赁业务,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乡村文创工作室和人才民宿空间,同时通过盘活村内的闲置空间举办漫展、研学、乡村集市等活动,推动“流量”转化成“留量”。

如今一到节假日,去北港岛赶海成为许多市民游客新型度假方式。近年来,美兰区演丰镇北港村把渔业生产活动与旅游体验进行深度融合,逐步探索出一条渔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该村还结合红树林、鸟类等资源,创新拓展特色活动品类,谋划了自然观察游园会、鸟类调查、环岛徒步、划船竞赛等一系列户外休闲活动。

秀英区东山镇山头仔村依托东藜禾丰草编工坊传承文化宣传基地,制作出精巧的东山草编非遗手工作品,焕新非遗文化。当地政府还联合企业在床边村打造“东山稻香文旅小镇”项目,汇聚沉香、黎陶、东山草编等多元业态,集农产品生产、农耕体验、亲子研学、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旅游业态持续丰富、旅游场景不断焕新……当前,海口积极推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了乡村风景、乡村产业变成美好“钱景”,也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好“丰”景。

绘就和美乡村的“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赵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持续推进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举措。海口乡村要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在“诗和远方”中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让一批又一批乡村旅游点走红走热,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必须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底蕴,盘活乡村文化资源。比如历史遗址、民俗节庆、人文历史、乡土曲艺等,这些元素的文化价值都值得提炼。海口应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旅IP。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必须加快聚合多元业态,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海口应持续推动乡村文旅消费场景焕新,积极引导传统景区游与农业、康养、研学等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形成乡村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新格局。同时,还要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和提升旅游品质,丰富市民游客游玩体验。

有了文化的支撑,旅游才会更加充满诗意;有了旅游的赋能,文化就会更加多姿多彩。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以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留住乡风乡韵乡愁,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征程上,相信海口定会绘就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声明:本站所转载内容,如有涉及肖像、著作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联系电话:0898-68725355
咨询投诉热线:0898-12345   网站服务、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23592
琼ICP备19003153号-1 琼公网安备 460105020003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7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门户网站,
进入非政府网站,是否继续?